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把改革大棒挥向对外援助领域,不仅扬言关闭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冻结几乎所有援外资金90天,声称这是为了确保“美国优先”。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大幅削减对外援助,最终损害的可能是美国的软实力。
美国是全球援助支出最多的国家,但特朗普认为把大笔资金豪掷海外是一种浪费。他坚持大幅精简政府规模、减少支出,国务卿鲁比奥和掌管白宫政府效率办公室的富豪企业家马斯克都积极协助他推行这个纲领。
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的对外援助支出接近650亿美元(约880亿新元),其中约400亿拨给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在政府2023年的6.75万亿美元总支出中,占比仅约0.6%,靠它减支恐怕是杯水车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副教授塞亚(Nilay Saiya)告诉《联合早报》,削减对外援助并非减少政府支出的最佳途径。
“如果政府真的想减支,就应该从福利,例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军事支出下手。”
不过,公共事务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首席执行官奥肯(Steven Okun)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出发点很明确,那就是不该有对外援助。他告诉《联合早报》:“他们觉得国家预算应该能砍就砍,也不认可联邦雇员的价值。”
成立于1961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代表美国政府,在应对爱之病、结核病等全球健康挑战方面,为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地的援助组织和项目提供支持。
它也在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这六个东南亚国家与当地援助组织合作。
总统防治爱之病紧急援助(PEPFAR)是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一个主要项目。这个全球最大的健康项目至今共获得约1200亿美元资金,在至少50个国家拯救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PEPFAR目前为近68万名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孕妇提供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治疗,除了保护她们自身的健康,也防止她们把病毒传染给胎儿。美国爱之病研究基金会估计,国际开发署的资金被冻结90天,可能会有超过13万名婴儿因此感染HIV病毒。
柬埔寨的高棉爱之病非政府组织联盟(KHANA)也是国际开发署的合作伙伴之一,联盟在1月底接到通知,结核病项目的所有资金已被搁置90天,这意味着柬埔寨许多农村人可能很快失去结核病治疗的后续医疗服务。
美国若撤资,也可能引发广泛的地缘政治后果。
乌克兰是美国对外援助最大的接受国,在2023年获得超过150亿美元支持。俄乌战争持续三年,奥肯研判,乌克兰若失去这个关键盟友的支持,也许会被迫与俄罗斯达成某种妥协,但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是否会乘势扩大侵略行动。
“如果普京知道这种非法行为会得到回报,他会不会进一步发动侵略?这会给美国的亚洲盟友带来什么教训?如果乌克兰不能指望美国,那么这些盟友是否也无法指望美国?”
对外援助是大国发挥软实力的关键手段,特朗普拿它开刀,恐怕终会伤及美国的领导力。南大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美国项目副研究员曾宪安告诉《联合早报》,各国和非政府组织可能寻求更多元的资金来源,以减轻华盛顿未来政策变化的影响,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声誉也会受损。
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协会智库分析师库尔兰兹克则警告,随着美国软实力的流失,整体势力平衡可能从美国转向中国。
中国在援外领域投入巨大,也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在亚洲、非洲和欧洲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它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让华盛顿感到不安。
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1月表明,软实力对于捍卫美国及其价值观不可或缺,“如果你不参与国际事务,不在中国试图买下整个非洲大陆之际到非洲开展项目,那我们将铸下大错”。
不过,由于中国近几年在经济上遭遇一系列挑战,南大的塞亚副教授认为,国内问题的牵绊意味着中国难以完全取代美国在援助领域的角色。曾宪安也同意,中国不太可能填补美国撤资空出的所有缺口,特别是在支持倡导言论自由等问题的民间社会组织方面。
奥肯则分析,虽然中国难以复制美国在全球取得的成就,但肯定会在它认为可以挑战美国和西方,且符合本国地缘政治利益的国家下工夫。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近年来成为中美角力的重要平台,奥肯研判,北京很可能趁热打铁,在这两个关键地缘政治区域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