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3月23日電 (記者 王高飛 趙麗)“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更爲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不同于傳統模式的發展範例,爲全球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機遇和新的希望,”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在第二屆武夷論壇上表示。
22日,以“文明互鑒與現代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爲主題的第二屆武夷論壇在福建武夷山開幕。在同期舉辦的以“中國之治與中國式現代化”爲主題的平行分論壇上,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深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意義。
許慶琦指出,長期以來,很多人将現代化與西方化畫上等号,然而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這一固有思維。“中國探索出了一條既紮根于五千年文明,又契合自身國情、曆史文化和發展需求的獨特發展道路。這條道路不僅關注經濟建設,還兼顧社會公平、生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爲全球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他說。
許慶琦強調,中國擁有悠久的文明和豐富的文化傳統,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的中國智慧是幾千年文明積澱的結晶。儒家、道家和法家的哲學思想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寶貴的價值指引。
儒家主張“以民爲本”、“協和萬邦”,道家強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法家則倡導“依法治國”。他認爲,這些思想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也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根基,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治理的有機融合。
以儒家思想爲例,許慶琦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必須以人民爲中心,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而儒家思想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提出“民爲邦本”、“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強調國家治理的根本在于保障人民福祉。許慶琦認爲,這一理念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得到了現代化演繹:中國不僅注重經濟增長,更強調社會公平,确保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他指出,“當下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世界正面臨諸多挑戰:地區沖突、環境惡化、多邊主義面臨考驗。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更爲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不同于傳統模式的發展範例,爲全球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機遇和新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