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雖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但不乏具考古價值的史前文化,在小小約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發現有百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和石刻。光是在香港海岸的不同位置,就已發現近10幅史前石刻。
行完龍蝦灣郊遊徑全程,離郊遊徑終點的龍蝦灣不遠處,沿龍蝦灣路步行大約5分鐘,可發現有近3000年歷史的龍蝦灣崖邊石刻,在1978年由一群旅遊人士發現。石刻多數是刻在離海面數米至十數米高的垂直崖壁上,讓海中作業的漁民從遠處都能輕易看見。有些學者主張這些石刻是當時族群或聚居者宗教祭祀用的旌幡符號,或是用作驅邪鎮妖的圖騰,石刻也有可能是代表族群的標記,用以告訴其他部落這是他們的領地,或是給予漁民的導航指示。
龍蝦灣石刻的紋飾刻於一塊向東的岩石面上。因久經風雨侵蝕,已極其模糊。紋飾呈幾何形,部分狀似鳥獸。石刻圖紋的含義和作用一直是考古學者討論的議題,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紋飾純因天然侵蝕所致,爭論仍未解決。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資料,龍蝦灣石刻在1983年3月被列為法定古蹟,加以保護,確保研究能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