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百里而異習,千裏而殊俗。」6月19日22時,郴州的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嘉禾鑄造技藝、嘉禾伴嫁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走遍中國》欄目,節目以《非遺新傳——水火交融》為題,講述了這些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魚粉的偏愛,是郴州人心靈和舌尖上一輩子的執着與固守。新鮮的魚肉,熱辣的魚湯,一口魚粉下肚,早已不是單純地為了裹腹,而是從胃裡躍上心頭的溫暖。一碗非遺魚粉所承載的,也不僅僅是舌尖上的情懷,更是一種催化劑,讓鄉村的發展如同春之草萌芽,生機勃勃。
節目展現了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的前世與今生、傳承與發展,展示了在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安英和湖南鳳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建華等人的努力下,棲鳳渡魚粉被做成10億元的大產業的傳奇故事。
胡建華說,這個成績讓他很自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非遺魚粉品牌遍布全球各地。他也將更加努力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持續發展壯大棲鳳渡魚粉這一非遺特色產業。
節目播出後,很多在外的郴州遊子表示想念家鄉魚粉的味道。
山西返鄉遊子陳帆:在外地吃不到,這種酸菜,這種配方,外面是做不出的,這是我們郴州的特色。
廣州遊客王艷麗:之前來這邊旅遊吃過,真的驚艷到我了,就帶了方便魚粉回去送給朋友,現在他們也愛上棲鳳渡魚粉了。
郴州在外遊子 曹武:我跟愛人都在杭州工作,總是想念這一口,想吃了就在網上買那個方便魚粉,挺有這個味兒的,對於我們在外面的人是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依水而生的魚粉小吃,成就了郴州火辣熱鬧的市井氣和興旺繁茂的產業,而用汗水澆灌的鑄造技藝,正在通過創新文旅產品等方式,實現薪火相傳,成為嘉禾的經濟支柱。
湖南省級非遺鑄鍛造技藝結合國家級非遺嘉禾伴嫁歌,歌孕育出嘉禾伴嫁壺。手工造壺身、手工彩繪、一面雙喜喜慶花紋、一面婚慶嫁妝場景畫……嘉禾伴嫁壺是本地新娘嫁妝必備品,寓意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這兩項非遺項目的完美結合,打造出的具有現代感的非遺文創產品,也讓鑄造非遺增收了45%。
在嘉禾從事鍛鑄行業的黃世封看了節目後說,「江南鑄都」需要我們每一代人去努力打磨技藝,傳承、發展和革新,特別是這種跟其它非遺項目結合的創新模式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和底氣。
郴州的非遺項目巧奪天工,無論是節目中展現的靠水吃水的街頭魚粉和火中涅槃的鍛打鑄造,還是沒有展現的湘昆、儺戲、大禾米糍、花燈小調、汝城香火龍、大布江拼布綉等,一代代傳承者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護着非遺,但是他們的成品在不斷地隨着人們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弘揚的同時也在創新,既可以古老,也可以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