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90北京亞運會,在7萬多人合唱《亞洲雄風》及體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中揭開序幕。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共6578人參加。中國代表團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兩個表演項目,以金牌183枚,銀牌107枚,銅牌51枚高踞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北京亞運是中國首次舉辦大型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作為中國體育事業開新篇的序章,同時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擴大對外交流,讓北京逐步成為國際大都會的契機。
開幕儀式:彰顯文化
1990年8月7日,亞運聖火是從西藏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峰下,由14歲的藏族姑娘達娃央宗採集。此後,「亞運之光」火炬接力在一個月之內幾乎遍歷了中國所有縣市,最終匯聚於北京。9月22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隆重開幕,中國第一位奧運金牌選手許海峰、跳水奧運金牌名將高敏,以及女排五連霸隊員之一張蓉芳身着印有吉祥物熊貓「盼盼」的服裝跑入會場,共同點燃主火炬。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當聖火騰起的剎那……」,歌曲《亞洲雄風》的旋律響徹全場,7萬多人合唱的聲音響徹雲霄。開幕式上,大型團體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以其磅礴的氣勢和壯觀的場面,給各國賓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多次表示:「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開幕式之一。」
這屆亞運會以「團結、友誼、進步」為主題,吉祥物選擇了「國寶」大熊貓,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誼、盼望迎來優異成績。最大的「盼盼」坐落在亞運村,身高9米,重3噸,手中的金牌直徑1.85米。體內裝有電機,開動後,「盼盼」會一邊搖晃着可愛的大腦袋,一邊揮動手中的金色獎牌。
場館基建:實力展現
在20世紀90年代,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國家的要求並不僅僅停留在基礎設施上,電子服務系統等先進技術也應滿足相應需求。彼時,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已提出十餘年,科技領域突飛猛進,擁有舉辦大型賽事要求的科技實力。為辦好亞運會,中國從1986年起,開始興建20個新建場館,改建或修繕原有場館13座,並在北京四環道外興建奧林匹克中心和亞運村。鄧小平同志視察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時,對亞運會體育場館十分滿意,十分幽默地說了句:「中國的月亮可能比外國的圓一點」。
北京還建了大量的立交橋和寬敞的馬路,市容煥然一新。亞運會期間,北京市交通崗上崗人次高達34萬人,在500個交通崗點服務,創造了「北京之最」。在地壇公園西門外,還臨街新建起一座3間4柱7樓的大牌樓,為亞運會的召開增添光彩。這座牌樓寬22.97米,高13.5米,其規模之大,是同類型式牌樓中的「北京之最」。
賽事紀錄:屢創新猷
北京亞運會共舉辦27項運動,另加棒球和軟式網球兩項表演項目。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共6578人參加,比賽項目及參賽人員均破歷屆亞運會規模。中國台北隊時隔12年後重返亞運大家庭。兩岸同胞歡聚北京,首次共同參加亞洲最大的體育盛會。中國澳門代表團首次單獨組團參加亞運會(此前澳門選手加入香港隊參賽),派出參加國際性體育比賽規模最大77人代表團。
本屆7次刷新世界紀錄,89人次打破亞洲紀錄,189次改寫亞運會紀錄。如此大面積地刷新紀錄,在亞運史上罕見,預示亞洲體育運動將成為世界體壇不容忽視的力量。而中國成功地舉辦了亞運會,也成功地讓全世界進一步了解了亞洲。10月7日的閉幕式上,沙特阿拉伯代表團打出「謝謝你中國」的橫幅,孟加拉代表團打出「中孟友誼萬歲」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