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源隆
今年春节以来,旅游业持续回暖,特别是随着暑期到来,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全国多个城市的旅游市场持续火爆。7月,全国大中小学校陆续放假,学生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博物馆研学游、亲子游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产品。
在北京,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并没有阻挡游客的脚步。作为室内游览场所,清凉舒爽的各大博物馆内摩肩接踵。
自6月下旬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每日参观人数同比均突破近年高峰。为了给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缩短观众排队时间、实现快速入馆,国博科学调配、精心部署、靠前指挥,延长开馆时间至17∶30,并协调周边机构开辟新的入馆通道,确保观众入馆畅通有序。同时,安全保卫部增加安检设备和工作人员至平日的两倍,提高安检与身份核录效率。此外,在入馆通道增设遮阳顶棚,防止观众中暑;加派人员反复宣讲国博施行先预约后参观的开放政策,减少不必要的排队。
地处北京西单核心商业街区的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重要旧址之一。该馆自今年3月重新开馆以来,参观人数持续走高,截至7月1日,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近日,蒙藏学校旧址采取延时开放措施,将日常开放时间调整为9∶00至21∶30,并在上下午开展两场定时讲解服务。蒙藏学校旧址负责人说:“为满足观众暑期的参观需求,我们将于7月11日至8月20日晚间7∶30增加一场定时讲解。”
此外,故宫博物院于7月7日在其官方微博、微信小程序发布暑期预约参观提示,为方便参观群众,开馆时间提前半小时,由8∶30提前至8∶00;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于7月18日至8月27日推出以“典籍博物馆三十六夜”为主题的夜场专题系列活动,场馆运营时间延长至20∶00;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自7月11日起于每周五延长开放时间至20∶00。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山东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热门打卡地分别于近日发布延长开放时间的公告,并表示将持续加大暑期志愿服务力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于7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组织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等17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在暑期走进博物馆。
游客多了,让博物馆“一票难求”,“抢票”成为今年暑假旅行的热门话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建议,在延长开放时间的基础上,大型博物馆应更加主动地输出优质的内容资源,一方面与小博物馆合作巡展,拓展展览与社教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线上展览的规模,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扩大博物馆社教传播范围。
近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推出了丰富的线上数字文化产品,邀请市民游客在线上参观博物馆,尽享非凡文化之旅。“解谜大唐遗宝”数字展览通过小程序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奉献出一段探索何家村窖藏之谜的神奇旅程;“儿童博物院”以小程序的形式设置虚拟情境、虚拟身份等,让孩子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韩休墓壁画虚拟展、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虚拟展、“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全景漫游等则通过虚拟技术,将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呈现给更多的参观者。
浙江省博物馆也于暑期开展了“云上浙博”活动,观众打开浙江省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就可以足不出户云游浙江省博物馆。据浙江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省博物馆还用3D文物模型还原馆藏中的部分精品文物,如玉权杖瑁、玉三叉形器、北宋浮雕彩绘长方形石经盒等,游客在线上即可领略文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