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资质,有时也需要发掘。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协助家长和教师辨认资优学生,同时举办多元化且有别于一般学校课堂的课程,满足不同年龄和有不同兴趣的学员需要,让他们发挥潜能,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有助扩大香港人才库。
学以致用
小学四年级已加入香港资优教育学苑的潘颍霖多年前到沙滩游玩,发现塑胶污染问题严重,冀大众减少使用即弃餐具,遂与团队研发借还可重用餐具的装置「环餐具」。
用家只须以手机应用程式扫描「环餐具」机身二维码,便可借还不锈钢餐具,简单易用,设计更于2021年夺得城市创科大挑战中一至中三组别季军。
潘颍霖说,制作「环餐具」的过程遇过不少困难,幸得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支持:「学苑提供很多机会,让我们学习编程、设计应用程式、组装机器等,令我们想做的事情得以实现。」
现年16岁的潘颍霖对设计和环保议题特别感兴趣,希望未来职业能将两者结合。
扩阔眼界
除提供不同课程,学苑也会培训学员参与本地和海外各类比赛,让学员扩阔眼界。
中五学生陈天佑同样于小学开始已参与学苑活动,年初与团队参加在以色列举行的破解保险箱国际物理锦标赛,共夺三个奖项,包括综合第三名。
保险箱涉及两道物理知识谜题,为吸引挑战者解题,团队在设计中加入时下受欢迎的元素并构思背景故事,令作品成为最受参赛者喜爱的保险箱之一。
陈天佑说,自己钟情物理、数学等科目,特别珍惜这次到以色列参赛的机会,过程中能与来自其他国家、对机械工程有兴趣的年轻人交流,十分难忘。他期望以后在机械工程学科发展。
多方协作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是由教育局资助的非牟利机构,为10至18岁本地资优学生提供校外资优教育课程,让他们发挥潜能,目前有逾8,000名学生会员。
学苑每年开办300至400个课程,类型多元化,不单涵盖STEAM,即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范畴,且大多是学员平日在学校鲜有机会接触的内容,例如航空科技、量子计算等,照顾不同学员的兴趣和需要。
「资优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学苑多方面协作。」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院长黄金耀说,资优学生多在童年展现天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阅读,并多接触新事物。
他又指,资优学生不一定成绩拔尖,学苑也为教师和家长举办课程和工作坊,协助辨认资优学生,及早提供适切支援。
投放资源
教育局一直根据三层架构推行模式发掘和培育本地资优学生。政府早于2016年成立资优教育基金,鼓励和资助更多院校和组织推展或深化校外进阶学习课程。
资优教育谘询委员会不时就资优教育发展和资源运用向政府提供意见,委员会主席陈建强指,冀做到资优教育普及化,同时将普及教育资优化。
资优教育基金成立后先后获政府投放16亿元,政府本财政年度再向基金注资六亿元,加强发展STEAM教育。
陈建强认为,再度注资体现政府对资优教育的重视:「扩大人才库,提升香港竞争力,这正是我们最想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