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科技 運動員吞「定心丸」 監測身體保安全
公益广告

運動員吞「定心丸」 監測身體保安全

  圖:模擬實驗室。

  利用科技提升比賽公平性、幫助運動員發揮潛能是大勢所趨。香港高校近年投放許多資源發展運動科研,配合政府需求,現在亦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力量,推動運動科研產業化。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其團隊今年已研發通過膠囊、晶片、皮膚感應器的可穿戴技術,該技術能即時收集運動員的體溫、血壓等各項生理數據,保障運動員的健康安全及幫助提升運動員表現。

  劉永松透露,正與明年全運會組委會商討該項技術的應用,明年2月的渣打馬拉松賽事亦會試用這項技術。

  英國桌球明星奧蘇利雲、卓林普先後來港定居,令本港體育熱潮持續升溫,加上近幾年體育盛事浪接浪、本港運動員成績亮麗,亦助力運動科研成為高校科研界中炙手可熱的課題。劉永松認為,現時大學界參與的運動醫學、運動科學的研究,最終也是希望成果轉化令市民受惠,助力運動產業的發展。「運動產業最後的目標是什麼?是將運動所有的,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品服務,植入到人們每日24小時的生活裏。運動不單止是鍛煉身體那麼簡單,而是關乎到我們的生活習慣。這樣的產業化才是成功的。」

  在選擇研究課題方面,劉永松表示,大多先從保障運動安全入手,其次才是提升運動表現。「安全永遠是第一位。這類研究包括事後治療以及事前預防。」為此,浸大於今年開展「LiveAthlete─即時運動員生物識別與環境監測」項目,目標為證明可穿戴技術有助於保障參加大型賽事中運動員的安全和運動表現。

識別運動員位置 及時發送訊息

  項目首先讓運動員吞下一粒內含感應器的、非藥物的膠囊,在服用後的12小時內,感應器便可探測運動員體內的體溫情況。「譬如有運動員正在跑步,一般我們知道正常體溫介乎攝氏36至37度,那倘若運動員被偵測到當下體溫超過攝氏45度的話,其身體安全勢必去到一個十分危險的程度。那麼我們的膠囊,是可以即時偵查運動員的體溫。」

  劉教授表示,項目在今年三月份的實驗中,測試了約60位運動員在運動狀態下的即時體溫,發現有兩位運動員體溫超過攝氏41度,意味着兩位運動員極易中暑,甚至發生死亡意外。而該系統設有後台控制區,除了告知體溫,亦能告知後台關於運動員所處的地理位置,方便後勤人員及時、針對性地救傷,例如通過藍牙即時發送一個提醒給運動員,告知運動員如何調節其跑步節奏、速度、強度,幫助運動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這項監測數據的設備,能起到保障運動員安全的作用。劉教授指出,運動員或運動人士因天氣原因發生意外的並不少見,例如2021年位於甘肅白銀舉辦的百里山地馬拉松,就突出現冰雹、下雨、大風等極端氣候,導致21人凍死;而因為中暑而死亡的個案也不時在報道中見到。

  在提升運動表現方面,劉教授表示,該系統通常是以「紅黃綠燈」方式通知運動員,這對運動員編排自己的運動強度亦有幫助。「譬如運動員在綠燈區,就證明佢仲可以push得。」

正與全運會組委會商討採用

  除了通過膠囊檢測身體體溫,該項目還會在運動員的鞋上貼有晶片,可以檢測其步幅、步距、平衡情況;另外還有皮膚感應器,穿戴上便可以即時檢測到運動員身體水分、血壓等數據;而運動員亦可在胸口處佩戴一條生物帶,來獲取心率、血壓等數據。

  被問及該科研項目是否屬於浸大運動科研產業化的成功案例,他指目前該項目還在優化階段,但目標是如此。他透露,明年2月9日舉行的渣打馬拉松,都會有150名運動員參與該項目優化後的實驗。至於明年的全運會會否都有機會用到,劉永松就透露現正與全運會組委會商討,也希望能在香港這邊負責的賽事中能用到。「全運會在11月份舉行,南方的氣候多變,溫度變化不容忽視。」他以風帆運動為例,雖然香港地處亞熱帶地區,但若海面風速很大,溫度也會變得很低,運動員亦容易有失溫的情況。

  劉教授透露,希望下一步該科研項目可以應用到體育以外的其他領域,例如用在地盤工人和郊野公園清潔工人身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睿蓝7如何把买车变成“精准投资”?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