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4年12月7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星光夜市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新華社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2025年的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大公報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各地在謀劃2025年經濟政策時,亦紛紛緊跟中央部署,抓住「擴內需」這個牛鼻子,靶向發力,集中聚焦,並根據各地實際條件,提出各具特色的思路和措施。
福建省日前即提出,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大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提前謀劃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政策措施,推動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福建還在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擴大)會上提出,全方位擴大內需,加力推進「兩重」「兩新」工作。
雲南更加突出消費場景,並提出,要以旅遊升級為牽引,拉動消費、擴大內需。一方面,要從消費端推動雲南旅遊從觀光遊向深度遊升級,深化農文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全域旅遊。另一方面,也要從供給端培育壯大旅遊業經營主體,打造全省旅遊發展的「火車頭」,形成龍頭企業領跑、各類企業跟上的局面。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日前公開表示,要堅持把全方位擴大內需作為重中之重,強化項目謀劃儲備,滾動開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促進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產出效益,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和服務業新供給培育工程,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