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生活时尚 本想用偏方治好娃的皮炎,没想到一顿操作后娃皮肤溃烂、起大疱……

本想用偏方治好娃的皮炎,没想到一顿操作后娃皮肤溃烂、起大疱……

今年暑假,我在河南做项目的时候,搞到了当地秘不外传之偏方,对娃声称要在她出国读书前把她的皮炎药到病除,以免到了国外更麻烦。


连吃带泡加熏蒸,娃的皮炎急剧加重


自娃五六岁确诊为特应性皮炎之后,我们一直在陆陆续续跑医院或者自己买药膏。各种眼花缭乱的药膏,哪个管用就留下哪个,不管用了再换。到了娃初中那会儿,医院给开了他克莫司,我们终于找到了救星,之后稳定使用了几年。


每年常规发作时的情况丨作者供图


以前有个错误认知,以为他克莫司是激素,所以不敢多用(请遵医嘱,即便是激素类药物,该用还是得用)。后来通过学习才了解到,他克莫司是一种比较强大的免疫抑制剂,但也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因此也不敢多用(也请遵医嘱,该用还是得用)。

今年买来的秘方,包括喝的袋装中药、煮的泡手中药、外用涂抹的药剂以及一些敷料,当然具体成分是不知道的

两个疗程的用药结束后,娃病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后来又开始了第三个疗程,并应卖秘方老板的要求,泡手的中药先熏蒸二十分钟然后再泡。没想到用药后,娃的皮炎急剧加重,慌得我和娃在暑假最后的两个星期天天跑医院。


2023年8月8日,熏蒸后第三天的情况丨作者供图


8月13日,病情在继续发展丨作者供图


8月17日的情况丨作者供图


8月18日,情况越来越严重丨作者供图


8月20日的情况丨作者供图


指南中写着:避免高温刺激……


病情迅速发展,老母亲我和娃心态都崩了,于是立刻去了医院。辗转几家医院,都没得到有效的治疗。其中一家医院给开了好几种药,但医生并未告知具体的用药方法,于是我们只能对着一堆药一筹莫展。


我寝食难安,通宵上网查询,总算查到了国内比较科学的资料《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指南中写着:避免高温刺激;反复搔抓是导致皮肤炎症加重和持续的重要原因……

又经过多方咨询,我们最后去到了一家娃小时候就曾去过的医院。挂到了专家号,医生很专业,态度也很好,基本上有问必答,讲解也很清楚。医生问有没有接触过什么东西,我把用了秘方以及熏蒸的经过跟医生汇报了下,医生听完立刻说道:“湿疹怎么能熏蒸呢?湿疹最怕高湿高热了!”这……

最后,医生给开了点滴,但用了三天的药,情况并没有好转。此时我们处于心理极限,于是又迅速找到了另外一位专家。当天,医生给加了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同时由于娃身上水疱太大,医生担心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给开了个病理检验+免疫荧光。病理检验需要从娃的胳膊上挖一个水疱和一小块组织,看得我那叫一个心疼。此外,医生还推荐我们第二天去找另外一名医生。


做病检的时候,需要从娃的胳膊上挖一个水疱和一小块组织丨作者供图


第二天,被推荐的医生也给开了激素。又打了四天点滴,加上外用的药,情况基本控制住了。除了几个特大水疱一直吸收不了,最后医生用针管将里面的液体抽了出来。


医生用针管将几个特大水疱中的液体抽了出来丨作者供图


接下来就是养疤了,大人小孩都放松了下来。点滴停掉后改了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片,用量也循序渐进地减了下来。


治疗结束后手上的疤痕丨作者供图


这次病情急性发作真的让人感到恐慌,老母亲我奔波操劳,娃受罪受累,还好病程有限。但自己作的孽真是让我又后悔又心疼,得到的教训就是专业问题还是要找专业的人解决。同时,我们作为病人或家属,也要积极去了解跟病情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和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

往后,希望女儿的病情能维持稳定,发作次数能少一点。


医生点评

王芳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皮肤科 主治医师

特应性皮炎(AD)也称特应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近年来,我国儿童AD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AD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比如不正确的洗浴方式是诱导AD发作的因素之一,又比如文中提到的熏蒸也可能诱发疾病——熏蒸制造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会破坏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导致疾病发作

因此,为了预防AD复发,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可能的环境因素,比如避免搔抓、摩擦、毛织物、强酸性物质等物理和化学刺激;及时清除汗液刺激;避免过度干燥和高温刺激;清理尘螨、皮屑、花粉等环境中的刺激物。

此外,AD病人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和管理。其治疗目标主要是避免或减少诱发和/或加重因素,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延缓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础治疗包括合理的洗浴和润肤,这也是AD病人最基本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建议洗浴频次为每日或隔日1次,温度在32℃~37℃,洗浴时间5~10分钟。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同时,在洗浴后需要足量多次外用适合自己的保湿润肤剂。

在药物治疗方面,外用药物主要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属于此类)以及PDE4抑制剂等;口服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一些生物制剂。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紫外线疗法、针对瘙痒的治疗和抗微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制定。文中患者采用的偏方,其成分、疗效都不确切,风险也未知,需谨慎选择。

由于AD的复发性和异质性,除了正规治疗,患者的管理及教育也至关重要。文中作者提到不知如何用药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治疗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在疾病认知、病情评估、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管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答疑解惑和主动教育,以此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管理。

总之,不管是不合理地对待环境中隐藏的和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还是缺乏合理、规范的治疗理念,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收”了AD这块“磨人”的牛皮糖!就像文章中作者提到的要主动去了解疾病,切不可盲目听信非专业人士的指导,更不可病急乱投医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2):81-88.DOI:10.35541/cjd.20191000.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1):8-18.DOI:10.3760/cma.j.cn114798-20220915-00924.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无形

编辑:小艾、黎小球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菜市场用这种灯骗了咱好多年,明天起终于有人管了!

《好死不如赖活着》:一个艾滋病家庭的一年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