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新一屆區議會重設委任議員,佔整體近四成。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之子譚鎮國去年上任新社聯理事長,年底獲委任為北區區議員,雖是議會新人,但他身兼深圳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港大校董等多個公職,政界對他絕不陌生。譚鎮國接受本報訪問稱,因是區會新人,會花較多時間在區議會工作,但不認同日日坐議辦的做法,冀上任初期先走訪社區接觸市民加深認識,並透過不同公職身分擔任社區聯繫人角色。
盡量抽空駐議辦 稱長駐非最佳
翻開譚鎮國任新社聯理事長的卡片,列出的公職最少20個,尚有些未涵蓋。他說最重要是時間分配,區議會的組成來自不同界別,部分是專業人士、校長等,相信任何人都需管理好時間,有信心達到履職指引的要求。
按新指引,區議員需上任3個月內開設辦事處,訪問前譚鎮國剛到上水物色地點。他稱日後盡量抽空在議辦與市民見面了解他們需要,但不認同長期在議辦是最好做法,認為上任初期花更多時間走訪社區及不同團體,接觸面可更廣,讓更多市民認識他,有助建立群眾基礎,市民有需要便懂得找他。
身兼深圳政協 可助兩地共同發展
譚鎮國認為,身兼多職有不少好處,可建立自己的聯繫網絡,舉例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發展重要引擎,對北區發展有一定影響,他認為其深圳政協身分可透過不同提案、與內地部門接觸等,特別在配套、定位方面,協助推動兩地共同發展。
另一方面,譚鎮國過往以社團等不同身分接觸地區服務,他說特別重視劏房戶、低收入家庭福祉,擔任區議員正好發揮另一聯繫的優勢,稱新社聯屬會在新界各區都有承辦關愛隊,相信可與各關愛隊長建立更好溝通網絡,服務效率更高。
新社聯多關愛隊 可建更好溝通網絡
劏房是本屆政府最重視工作之一,被問到不同社團組織探訪或服務劏房戶多年,問題始終未解,譚鎮國認為社會問題隨時間、大環境而改變,政府以至服務機構都要調整做法,而探訪、派物資過程中,更重要可了解不同住戶獨特需要,以相應跟進。
公職雖多,但在公眾的知名度無疑較低。譚鎮國說,10多年前在英國畢業後返港,投放大量時間做地區工作,擔任過東華三院總理、副主席、主席等,建立豐富地區服務經驗,「相信有一定基礎,但當然不似社區幹事知名度般高」。他自信過去經驗讓他了解到各地區需要,以至社福政策各項不足,如今再添一職,他希望除成為政府與市民間溝通橋樑外,也相信其「區議員」身分可令政府更重視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