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直播間總能給觀衆驚喜,這一次攪動潮水的是“演員”。
一些有趣的“帶貨”現象正走上微博熱搜,在各個社交媒體制造熱度。
在直播間,不少“過氣”藝人一邊跟着節奏搖晃身體,一邊用簡短的語言介紹産品和價格,堪比複制粘貼的帶貨方式,引得網友啧啧讨論;一邊,又一批演員主播與品牌方就價格和庫存在直播間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形成另一種帶貨方式,已經開始了又一輪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這一批變身帶貨主播身份的演員、藝人曾經也是不少觀衆心目中的“白月光”,以引發大量網友讨論的辰亦儒爲例,之前是當紅偶像團體飛輪海一員,其主演的《終極一班》《公主小妹》更是不少觀衆心目中的童年回憶,但現在的他更多的時間在主播賣貨,而最近一場“直播砍價”的視頻片段紅遍社交媒體,#辰亦儒演技巅峰#的詞條熱度居高不下,前隊友炎亞綸也在台灣媒體的采訪之時,笑着回應自己如何看待“辰亦儒演技巅峰”。

在此之前,有關“内娛的歸宿是直播間帶貨”的調侃聲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肯定,“這些演員在直播間的演技比在影視劇中的好很多”的評論同樣不絕于耳。
在觀衆感歎演技綜藝看不到好的演技之後,随着直播間奮力帶貨的演員藝人們和網友們“看破也說破”的評價一來一往,這些人的直播間在帶貨之外,似乎變成了演技綜藝正确的打開方式。
“爲了看戲,我關注了……”
直播間從來不缺話題,也容易出現新鮮的帶貨方式和場面。
張蘭在直播間針對大S、汪小菲事件的回應和反應,喜提“戰蘭”稱号,并直接帶動直播間銷量;多餘和毛毛姐化身“天選打工人”,一個人負責整個直播間的所有工作,卻反而銷售額大幅提高,并成功帶火、簽下了陪他一起直播的保潔阿姨;向太也進入直播行業,開播衆明星的站台視頻就已引起讨論,而後在直播過程中的表情、參與度等等也時常成爲網友議論的話題……僅僅這一兩個月,直播間就貢獻出了多種直播風格和不同的帶貨方式。
哪怕僅僅是将範圍聚焦到明星演員的直播間,帶貨的方式和可看點就已經不少。

簡稱爲“上高速”的帶貨方式,即每一個産品介紹時間短,但産品與産品之間不間斷、連續介紹、上鏈接,在短時間内,以押韻、順口的幾句話,介紹産品、功能和價格,在幾秒時間内解決主要矛盾:“這是什麽”以及“在直播間多少錢”。
這樣的帶貨方式已經登上過微博熱搜,制造出了如小五和張檬直播間“這是啥呀”“今天今天今天xxx(元),上鏈接”;王祖藍“美聲式”“9塊9,上~~”等直播帶貨話術……魔性程度不容小觑。除了上高速,一些演員們還将與品牌方代表的battle直接搬進了直播間。
——“還599(元)?”“多少錢?我剛剛賣多少錢?你說”
——“别人都是賣的599(元),吊牌價5600(元)”
——“剛剛我一直在賣多少錢?399,你現在賣599,你覺得合适嗎?給我100單是不是?聽好了寶貝們,你們不要去管他們,如果你們看到599,千萬不要拍,一會兒我要下去跟他們battle一下,老是在控制我的運營。就100單,399,3、2、1,上車。”
12月底,在一場李智楠抖音直播間賣羽絨服時,作爲主播的李智楠與品牌方代表出現了上述的對話。以《十八歲的天空》演員聞名的李智楠在介紹完羽絨服和購買了一次庫存之後,二人因爲再次加貨而産生的價格問題,開始了battle。

一方怒氣沖沖,不斷詢問品牌方,在價格上據理力争;一方不想讓步,回應甚至帶上了哭腔。
在幾輪你來我往,遲遲未能拿到滿意的價格之後,氣憤的李智楠甚至脫下穿在身上展示的羽絨服,并表示“不播了”“以後不合作了”;而直播間裏的品牌方代表,毫無疑問開始懇請、勸阻。這樣的你來我往,并不僅僅隻有一輪。
不過,在李智楠這場直播之前,同樣是在抖音,演員辰亦儒的直播間也上演了同樣的場面,與他進行價格和庫存拉扯的也是與李智楠直播間相同的品牌方代表,賣的同樣是羽絨服。“劇情”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辰亦儒的賣力之下,如上文所言,#辰亦儒演技巅峰#成了微博熱搜上的網友熱門轉發“段子”。
當然,不止李智楠和辰亦儒。
在巴圖抖音直播間,就曾在家居專場與品牌方代表在多個産品的價格上你來我往;黃聖依抖音直播間,楊子和黃聖依就曾與中國黃金的品牌方上演價格拉鋸戰……

當演員進入直播間帶貨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之後,不少演員們開始嘗試一種很新的直播帶貨方式,卻給不少網友帶來了“演戲”的觀感。
坦白說,如果說這些演員的直播帶貨是在演戲,确實缺乏證據,因爲它畢竟沒有像影視劇一樣,明白地告訴大衆“我們是有劇本的”。但之所以被評價、質疑在演戲,大抵與直播帶貨的流行和與大衆的接近性有關。
畢竟,現在大大小小主播帶貨的情況已成爲常态,越來越多人習慣在直播間買東西、看直播間,直播間也成爲品牌方、活動策劃者等多方尋求宣傳的重要途徑之一,熟悉、接近直播間的人群不在少數并持續增加。更别提李佳琦更是通過《所有女生的offer》将與品牌方的談判搬至台前。

在大衆認識裏,直播間的價格,甚至庫存,都是前置于直播的事情。
因此,在直播間展現的現談價格、主播對于價格和庫存的強勢,就顯得不那麽真實。
不過,縱使被調侃“演技巅峰”,“尴尬”一詞也頻繁出現在相關評論中,但一邊“努力賣”,一邊“看戲臉”,且先不說帶貨成績如何,至少帶起了流量和話題度。
MCN的“模版”與助播的“演技培訓課”
演員與直播間、帶貨引起的話題瞬息萬變。
在越來越多演員進入直播間解鎖帶貨模式,有關演員直播帶貨是否會減弱他的神秘感,影響其在影視劇中觀衆的入戲程度等問題,好像已經不再占據讨論的C位。
登上熱搜、引起熱議的這些“很新的帶貨方式”,好像在将演員直播帶貨平常化,又将深度議題變成了更具調侃意味的獵奇,甚至群嘲。
而在或爲童年經典、白月光感到惋惜,或爲這些帶貨方式表示尴尬,或帶着就圖一樂的心情觀看等多種情緒之下,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即使是在直播間帶貨,演員的“演技”和劇情,也難逃同質化。
這或許與同屬一個MCN有關。

有公開信息顯示,賈乃亮、黃聖依、楊子、李智楠、王祖藍、張柏芝、辰亦儒等明星都爲遙望科技簽約的明星主播。那麽,從上述所說幾位明星主播的相似的帶貨模式和風格,或許可以産生是MCN“培訓”和統一模式結果的推測。
不過,對于競争異常激烈的直播帶貨領域,先讓人能看見,搶占關注度和流量,确實是重要的,而從登上微博熱搜,以及不少博主對于這些直播帶貨方式的剪輯、模仿等二創視頻的創作,從某種程度也說明這些模式達到了讓人看到、産生流量的效果。
但另一個問題也随之而來。
受兩次“試煉”的辰亦儒和李智楠直播間羽絨服的品牌方是同一個人,這本不令人驚訝,但是,有網友表示,這位羽絨服品牌方代表,晚點以品牌方出現在直播間,當時她賣的是護膚品。

也有網友表示曾經在楊子和黃聖依直播間出現的四季沐歌品牌方代表,過段時間又以覓光品牌方出現在直播間。而在評論區,也有網友表示,這個品牌方已經代表至少3—4個品牌出現在直播間。
千萬網友在影視劇中苦苦呼喚的“演員二搭”,在直播間被多次實現。品牌方代表不是真代表,而是集體演員化,不僅演員的“劇情”相似,就連“對手戲”演員也是換湯不換藥,也容易讓人産生如果此帶貨模式效果良好,是否會催生品牌方、助播演員産業鏈的誕生。
而不論是同質化的演技,抑或是同質化的品牌方代表,都從某種程度在削弱着帶貨直播另一個關鍵的要素,即真誠。
來看看配合着演員主播與經常出現的“熟面孔”品牌方的銷售現場。
在一番你來我往,似乎是主播爲直播間的家人們争取來了最大的優惠和不多的庫存之後,落實到購買層面,喊着一次隻有五十單、一百單、兩百單的羽絨服,打開購買頁面,在商品熱賣顯示100+的情況下,點擊每個尺碼顯示的庫存依然有幾百,甚至上千件。
當然,允許用各種設置規定等找原因,但從用戶角度,經過了其他直播間同樣顯示庫存,同樣與熱賣數量對的上的庫存數的直播購物洗禮,這依然容易讓人感受不到真實。

另外,并不是所有演員都在直播間裏展示着自己的“演技”,認真推薦、帶貨的其實不在少數,即使不特意搜索,網上推薦、稱贊一些演員直播間的也不難看到。但是,進入直播間開始帶貨,演員們也就需要變身選品師、推薦者,要對品牌、商品負責,也要對用戶負責。
直播帶貨或許是一些演員在沒有戲拍的日子裏,收入、保持關注的來源和方式之一,也可能是真的出于熱愛。但是,想要赢得消費者的心和錢包,在“歇斯底裏”、各種奇招之下,最重要的是,或者哪怕僅僅是能夠讓用戶感受到“用真心”。
随着内娛最好的“演技派”或者“演技綜藝”誕生在直播間的論調越來越多,自嘲之餘,背後更多是觀衆對于整個産業的失望,以及逐漸成大腦記憶的“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