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魁滿要聞 一見·兩次視頻連線,看總書記的鐵路關切
公益廣告

一見·兩次視頻連線,看總書記的鐵路關切

  1月18日上午,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衆,向全國各族人民緻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坐高鐵回家過年,已經成爲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選擇。

  車站現在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防疫措施落實得怎麽樣?春運治安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詳細詢問鄭州東站的春運情況。

  兩個月前,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6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巴厘島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共同視頻觀摩雅萬高鐵試驗運行。

  随着一輛嶄新亮麗的綜合檢測車緩緩駛出萬隆德卡魯爾車站并逐漸加速前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飛馳的中國高鐵,跨越山海、縱橫穿越,拉近了家的距離,也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這裏有流動中國的活力,也有自主創新的實力和聯通世界的魅力。

  謀劃——

  流動中國的活力:“鐵路建設要算大賬”

  春運歸途,鄭州東站,是中國最繁忙的高鐵站之一。

  以鄭州爲圓心,一張四通八達的“米”字形高鐵網,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勾畫成型。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網不斷擴容,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從2012年的9.8萬公裏增長到2022年的15.5萬公裏,其中高鐵從0.9萬公裏增長到4.2萬公裏,穩居世界第一。

  路通業興。一頭是西湖,一頭是黃山,杭黃高鐵串起數十個風景區,帶動新就業形态;

  路達貨聚。連接老區和灣區的贛深高鐵,讓江西龍南市的火龍果、藍莓來不及采摘,就被廣東客人搶訂一空;

  路暢心連。西成高鐵縮短了川陝省會的時空距離,早上在西安吃泡馍、中午到成都吃火鍋變爲現實。

  流動的中國,不僅有高鐵的速度,也有“慢火車”的溫度。

  平均時速不到40公裏,票價最低僅1元……全國81對公益性“慢火車”悠悠穿行于大山深處,覆蓋21個省區市,經停530座車站,成爲便利群衆出行的“趕集車”“上學車”“通勤車”。

  鐵路建設,丈量着大國前行的腳步,也承載着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川藏鐵路重要樞紐站林芝火車站。由川藏線放眼廣袤西部邊疆鐵路網建設,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全國的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啊,中國的中部、東部、東北地區都是工筆畫,西部留白太大了,将來也要補幾筆,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鐵路建設要算大賬。”

  複興号飛馳在雪域高原,世界屋脊有了世界一流的鐵路交通。

  鐵路交通網串聯起天山南北,新疆形成以蘭新鐵路、蘭新高鐵爲主要通道,北疆鐵路環線與南疆鐵路環線爲兩翼的“一主兩翼”交通格局。

  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塞北戈壁到嶺南山川,複興号列車曆史性地實現了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聯接起神州大地星羅棋布的城鄉,“八縱八橫”的高鐵網絡讓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

  激勵——

  自主創新的實力:“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高鐵”

  鐵路尤其是高鐵大發展的背後,是科技和工業硬實力的穩穩支撐。

  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從110年前京張鐵路修建零的突破到今天世界最先進水平,從時速35公裏到350公裏,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曆史,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偉大飛躍。

  2021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乘坐京張高鐵赴張家口賽區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時指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要總結經驗,繼續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間有更大發展。”

  複興号以時速420公裏交會和重聯運行,智能型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裏自動駕駛,時速600公裏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系統掌握不同氣候環境、不同地質條件下建造高鐵的成套技術……中國高鐵從追趕到超越、自主創新的故事在不斷書寫。

  “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赢得優勢。”堅持自主創新的中國高鐵,正是這一重要論斷的生動注腳。

  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目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指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擘畫了現代化鐵路強國藍圖: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全國鐵路網達到20萬公裏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裏左右。

  關注——

  聯通世界的魅力:“高鐵是我國裝備制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從鄭和下西洋,到共建雅萬高鐵,中國是我們的老朋友……”伴随着雅萬高鐵項目的推進,一首說唱歌曲在印尼網絡走紅。簡潔的歌詞,歡快的節奏,道出了印尼民衆對高鐵建成通車的熱切期盼。

  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鐵,也是中國高鐵制造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産業鏈在海外落地。通車後,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旅行時間将由原來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鍾。

  “高鐵是我國裝備制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爲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

  在那之前不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時速350公裏的中國标準動車組列車剛下線。兩年後,它被命名爲“複興号”,飛馳在神州大地,并逐漸成爲中國新的“外交名片”“形象代表”。

  中老鐵路,在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一條便捷物流通道,爲整個地區帶來發展機遇;匈塞鐵路,中國高鐵“走出去”進入歐洲的第一單,被當地視爲“留給子孫後代的禮物”;連接沙特麥加、麥地那的麥麥高鐵,在沙漠地帶建成時速最高的雙線電氣化高速鐵路,爲地區發展注入活力……

  一條條中國造高鐵,開辟出互聯互通的發展大道,造福人民、惠及世界。

  統籌:崔士鑫、徐立京

  撰文:劉文波、董絲雨

  策劃:杜尚澤

  編輯:林欣雨

  校檢:吳玥

  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謝環馳 李濤,視覺:畢曉洋、虞東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央視快評】堅定信心、頑強拼搏 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

學習進行時|新春佳節,總書記“最大的心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