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一杯茶水剿滅納粹,本片不能更有趣

我們厭惡一件事情才會用盡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反對這件事情,因此,反對的背後并不僅僅是非常公平客觀的正義感,而是對于被反對的對象的某種厭惡的情緒在作怪。我們讨厭什麽,我們追捧什麽,當那些被讨厭的對象變成了被追捧的對象的時候,這種反差就會顯得尤爲強烈。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叫《明天我會醒來用茶水燙傷自己》。這是一個拗口的片名,以下爲了方便使用,我們暫時将本片叫做《明天》。本片中拗口的片名跟本片的内容實際上有着本質的關聯,正因爲這個拗口的片名,本片的内容才顯得妙趣橫生。一個二戰勝利後隐藏起來的納粹軍人,他們是兩雙胞胎兄弟,因爲都服用了抗衰老藥物而讓自己看上去并不如一般的老人那麽樣衰老。

哥哥一心想要扭轉二戰敗局,而弟弟則是想要世界和平,兩個不同的理念之下,一件妙趣橫生的事情發生了。哥哥準備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穿越回德國,然後将現在已經小型化了的核彈送給希特勒,從而讓他結束二戰,成爲戰勝國。然而這個陰謀對于弟弟來說并不是一件讓他興奮的事情,他是一個反法西斯者,因此,他全程反對哥哥這個決定。

陰差陽錯之際,弟弟早起不小心讓茶水燙傷了自己,與此同時,哥哥在吃面包卷的時候,意外被噎死,而這個計劃卻依舊在進行,爲了延續這個計劃,爲了世界和平,弟弟便開始與那些想要扭轉戰局的人作鬥争。

《明天》采用了一種荒誕的方式來爲我們呈現一個簡單的卻是複雜的故事,如果說穿越時空是一種拍攝理念的話,那麽本片無疑是最早的使用這個理念的電影。而穿越時空帶來的則是一個個體不停的重複出現,這種重複出現的個體便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因此,片中的時空穿越者隻能是将本體不斷地消滅來維持原本的平衡的。這個理念熟悉吧,但是本片應用的很好,也應用的很早。

再一個就是本片中的反戰情節十分的荒誕,但這種荒誕實際上是一種諷刺。這是一部捷克斯洛伐克産的電影,再看看本片上映的年代,毫無疑問,上世紀七十年代,全球正在進行的是左翼運動,而本片正是這種運動的産物。

本片的主題是反戰,這種反戰并不是單純的反對戰争,而是單純的反對獨裁。了解布拉格之春的人自然知道,1968年發生的布拉格之春究竟是一件什麽樣的事情,而這件事情最終在蘇聯的幹預下得到了解決,但是卻讓捷克人民更加的厭惡蘇聯的統治。捷克人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民主的理念也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因此,在這個背景之下,本片在時隔幾年之後上映,它充分反映了捷克人心中的理想世界以及他們秉持的理念。

1978年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但本片中出現的未來世界,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捷克就已經完全歸于了資本主義陣營當中了。彼此的捷克還是一個共産主義的國家,但是卻能跟資本主義的超級大國美國取得親密聯系,甚至于片中的弟弟還是一個美國宇航員。這一設定是非常大膽的,這在美國的話基本上是不會讓一部影片這樣赤裸裸的,但是在捷克,這種設定充分展現了他們對于蘇聯的不滿以及充分預示着他們覺得蘇聯即将在不久的将來垮台。當然,本片這樣也算是一語成谶。

美國人的弟弟穿越回去做什麽呢?自然是阻止希特勒獲得核武器。因此,美國人是反戰的,美國人的反戰根植于自己的理念之上,然而同樣的蘇聯人呢?本片中的蘇聯士兵就如同麻木的工具一樣,他們并不擔當本片的主要角色,而是充分充當一個工具人的屬性。正義的主角是美國人,這個時候,沒有支持美國人的人自然是反派無疑。

而本片中的台詞也有着自己的考究,同行的同夥有一句台詞意味深長,“我現在要殺了我自己,因爲我隻領一份薪水養活不了兩個我。彼此還沒有脫離社會主義陣營的捷克說出來這句話,目的就顯而易見了。這并不是誇張,因爲在冷戰時期,兩個陣營講求的是意識形态,而不考慮任何的理性。當身處社會主義陣營的捷克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那就意味着社會主義是衰敗的,是貧窮的,是不會讓人幸福的。因此,本片的意義可謂重大。

當然,我們站在今天去看待本片就會發現很有意思,因爲我們已經掌握了之前的曆史,但如果是當時的大環境去看待本片的話,這些黑色幽默的話語并不會變成讓人感覺到很驚喜的設定,同樣的,在講求意識形态的時代,這樣的影片也有重大風險在裏面。這就是後話了。

……

你好,再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中國乒乓》失誤判斷背後,鄧超錯失的「江山」

台藝人赴泰遭警察勒索 曼谷警方道歉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