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界期待兩岸「小三通」全面復航的希望再次落空。台灣方面從1月7日至2月6日春節期間部分恢復兩岸「小三通」海上航班,台灣社會原本期待此「專案項目」結束後,民進黨當局會進一步恢復「小三通」正常航班,結果事與願違。台行政機構口口聲聲說2月7日起「常態化」執行春節「小三通」專案,但事實是民進黨當局在玩「語言偽術」。
三年前,民進黨當局以「防疫」為由單方面關閉往返兩岸的重要海上交通客運要道──「小三通」,其實不久後大陸方面的疫情已經趨緩,但台當局不肯恢復,還關閉除了北京、上海、廈門、成都以外的57個兩岸直航航點,並禁止大陸旅客入境台灣地區。但另一邊廂,台當局卻對當時疫情嚴重的歐美國家的旅客敞開大門。由此可見,所謂「防疫」根本就是藉口。台當局擺明就是搞「雙重標準」,目的當然是為了阻撓兩岸交流,給兩岸民眾往來製造種種障礙。
民進黨這種「逢中必反」的畸形心態給往來兩岸的台灣民眾造成極大不便。以前在大陸的台商在當地就可以乘搭直航班機飛抵台灣,但現在卻隻能到北京、上海、廈門、成都這四個城市才能搭直航,舟車勞頓,苦不堪言。金門民眾更慘,疫情前在廈門坐半小時的渡輪就可回到金門,現在卻要坐飛機先到台灣本島,然後再坐飛機回到金門,費時費錢。台灣民眾的怨氣如雪球般越滾越大。為了平息民憤,民進黨當局才於春節期間恢復「小三通」部分航班。可見,它是在被動的狀態不情不願地搞了「半吊子」的「小三通」專案。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何春節後台當局不肯全面恢復「小三通」了。
目前的「小三通」可謂「三不通」。一是不對台商開放;二是渡輪班次稀少;三是不能即買票即走,必須提前4天訂票,進行資格審查。民進黨當局實施這種「常態化小三通」顯然是為了敷衍台灣民眾,並非想全面恢復「小三通」。
俗話說「路通財通」。民進黨當局不願正常化兩岸交通要道,不僅給台灣民眾製造不便,更是衝擊台灣經濟發展。交通不便,必然影響往來人流,而人流其實就是財源。台灣方面自斷財路,是「自作孽,不可活」。
【路遙】「小三通」變「三不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