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2023至24年度賣地計劃,将出售12幅住宅用地,可建約9,120個單位,單位數目爲近五個年度新高。爲支援青年住屋需要,其中一幅用地用作港人首次置業項目,另一幅則會提供青年宿舍。
12幅住宅用地中,港島、九龍各有兩幅、新界八幅,涵蓋高、中、低密度發展,其中六幅提供至少500個單位。荃灣油柑頭用地規模較大,可提供近2,000個單位,屬港人首次置業項目。
東湧東新填海區首次有地皮推售,其中,東湧第106A區土地集私人住宅與青年宿舍于一身,屬首次加入興建青年宿舍的要求,發展商須預留其中10%樓面面積興建青年宿舍,落成後宿舍部分交還政府擁有。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正拟定項目細節,待用地推出時公布。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私人重建、發展項目的單位來源每年也有變動,政府未必可以控制,因此,政府賣地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的重要性非常大。下年度計劃出售的12幅土地料可提供約9,120個單位,爲2019至20年度以來最高。
而港鐵公司下年度推出小蚝灣站第一、二期,以及東湧東站共三個項目,預計提供約4,530個單位。
市區重建局推展的項目也有三個,分别爲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湧道、九龍城啓德道/沙浦道,以及黃大仙衙前圍村,合共約2,200個單位。
至于私人發展或重建項目,局方估算可提供約4,700個單位。綜合所有土地來源,預計2023至24年度私樓單位潛在供應量約20,550個,遠高于12,900個單位的全年供應目标。
政府下年度又會推售三幅商業用地,其中一幅位于啓德發展區,一幅爲前灣仔警察已婚宿舍,另一幅爲金鍾廊,合共提供約201,730平方米樓面面積。
此外,下年度賣地計劃也包含三幅位于元朗的工業用地,合共提供約17萬平方米樓面面積,是首批現代産業大樓用地,用作支持物流、汽車維修等高增值産業發展,其中30%樓面面積用作重置受清拆影響的棕地作業經營者。
下年度首季,即今年4月至6月率先招标出售的住宅用地有兩幅,分别是荃灣油柑頭港人首置項目用地和堅尼地城西甯街與域多利道交界地皮,合共提供約2,400個單位。私人發展或重建項目則有五個,合共提供約36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