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流逝的美味回憶

圖:如今在街頭買到的缽仔糕,多以機器製成。

  上世紀60年代,「坤記」還是一家車仔檔,直至80年代,才有了現在深水埗的店舖。其實,從街邊的車仔檔到小食店,再到今日,愈來愈多的街頭小食出現在茶樓和便利店,這背後是香港飲食文化的變遷。

  時代巨輪向前,但「坤記」堅持人手做糕。現今,雖然在酒店、茶樓,依然可以買到傳統糕點,但堅持手作者已然寥寥。每逢節日假期,或會有手推車或者街邊攤,擺出缽仔糕、白糖糕等售賣,但其中有一位年逾70的婆婆告訴記者,其所售賣的糕,都是機器製作。而且前來幫襯者,以中年人為主,身穿校服的青少年更願去小食店吃魚蛋、燒賣。

  社會在變化,有些事情注定會發生。當缽仔糕等傳統糕點不止出現在街邊小店,還「進駐」茶樓等,或者被精心包裝一番,它還是當年大家記憶中的味道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春季容易上火?出現這4種情況提示你上火了

好吃又好看的台式蔥花雞蛋餅,做好隻需要三分鍾,早晨吃飯不費事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