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9罐”外觀。 |
![]() |
老舊火車車廂變身“太空航班”店鋪。 |
![]() |
時尚回廊前,751設計品商店LOGO。 |
“一個老工廠,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着什麽樣的角色?”帶着這樣的思考,嚴明丹在2009年加入了751園區。那時,751園區剛起步不久。鐵鏽斑駁的煤氣罐,縱橫交錯的管道,德式風格的廠房……一切都有待開發。
十幾年時間,嚴明丹已經成長爲751園區副總經理,她也親眼見證了園區的變化——煤氣罐變身發布廳,管道上方搭建起空中廊橋,廠房裏經常上演T台秀。設計師來了,商戶來了,遊客也來了。新的氣息取代了機器轟鳴,昔日的老廠區再次熱鬧起來。
2023年初,751園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名單,讓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這裏。
留下城市記憶
751園區位于北京東北角的酒仙橋地區,前身是國營751廠。751廠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56個大型工業項目之一,由原民主德國援建,曾與北京焦化廠、首鋼煤氣廠,一同成爲北京市三大煤氣氣源廠。
時間來到2003年,随着國家能源政策調整,天然氣進北京,751廠的煤氣生産退出運行。老工廠該何去何從?一時間,各種聲音都出現了。
那時候,大型工業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有一種聲音就認爲,751廠不如拆了重建;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機器設備不隻是工具,也是一種情感的連接,承載着中國現代工業文明記憶。
“我們當時的班子很有前瞻性,也有情懷。”嚴明丹說。時任領導決定,将這些充滿故事的廠房設備保留下來,留下一段城市記憶。
2005年,北京市正式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産業。與751毗鄰的798藝術區,當時已經風生水起。借着這股東風,751在2006年決定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并選擇主打時尚設計,與798的藝術方向錯開定位。
2007年3月18日,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正式揭牌。其中字母“D”,就代表着design(設計)。同年,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遷入751園區。它的到來産生了明顯的集聚效應,一批知名服裝設計師随之入駐,其中就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設計者、高定服裝設計師郭培。
除了服裝,751園區不斷拓展“設計”的外延,把建築、家居、汽車、廣告、動漫影視等囊括進來,大衆汽車(中國)研發中心、小柯劇場、張亞東工作室、米未傳媒……陸續落戶751。
時至今日,751園區已擁有設計師工作室及文化消費類企業150餘家,入駐設計師逾1500人,形成了以時尚設計爲核心的産業生态圈。
“喚醒”廠房設備
火車頭廣場是751園區裏的熱門打卡點。廣場上,一列黑色的蒸汽火車頭停置在鐵軌上,格外醒目。據說,火車頭距今已有近50年曆史,在工業生産時代,曾一次次把煤塊、重油運來751廠。如今,它又有了新的功能。
走進車廂,裏面别有洞天——複古的吧台、沙發、桌椅、燈飾精心擺布,營造出濃厚的氛圍感。“我們把這裏打造成一個共享空間,用來做小型發布會、分享會等,也是一個小餐吧。”知行車谷總經辦總監金國鍵介紹,車廂内部曾數次改裝,但都遵循着修舊如舊的原則。
知行車谷是751園區的一家代表性企業,緻力于打造線上線下人車生活空間,入駐以來已經舉行了數百場活動,如751車文化節、多種主題車文化展等。“公司入駐園區六七年了,這裏的工業氛圍、火車元素,和我們以人車文化帶動汽車消費的理念非常契合。”金國鍵說。
火車頭廣場的名聲越來越響。751園區順勢而爲,又從外地拉來10多節老舊火車車廂,在廣場旁邊打造了火車街區,于2021年底亮相。每一節車廂都是一個新空間。這裏面有咖啡廳、理發店,還有藝術展、文創商鋪。記者走進一節名爲“太空航班”的車廂,仿佛穿越到了宇宙空間站。遊客隻需戴上MR眼鏡,就可以體驗太空旅行。“太空航班”創始人王佩說:“火車廂的結構和神舟飛船很相似,我們把科普項目嫁接到車廂裏,就更有神奇感了。”
還有更多廠房設備被“喚醒”。
現在名爲時尚回廊的地方,前身是10個脫硫罐。2010年,設計師用牆體把這10個脫硫罐整體包裹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三層室内空間。現在,時尚回廊一層是751設計品商店,有來自全球的創意設計作品,也有751自己的衍生品,比如火車頭冰箱貼、煙囪圖案絲巾等;二層、三層則是展覽、活動空間。
10個脫硫罐也沒有閑置,會不定期舉行小型沙龍。其中一個脫硫罐被稱爲設計圖書館。走進罐内,旋轉樓梯依勢向上延伸,罐壁上是錯落有緻的書架,擺放着國内外設計類圖書,供人閱讀、選購。
園區北部,兩個直徑約70米、高10餘米的大罐子極富視覺沖擊力,是當年存儲煤氣的設備。罐體還保留着原有的顔色,斑駁的油漆、創意十足的塗鴉交織在一起,複古又時尚。
據悉,北京曆史上曾有7座這樣的煤氣罐,除了751園區裏的兩座,其餘都已拆除。這兩座煤氣罐分别建于1979年和1997年,是北京的第一座和最後一座,因此又被稱爲“79罐”和“97罐”。
這兩個大罐子現在頗受大品牌青睐。愛馬仕、香奈兒、奔馳、OPPO、一加手機等品牌,都曾在裏面舉辦過發布會。“我們隻做了一些基礎性的改建,比如加固結構、改善照明等,盡量保留原生狀态,爲活動留下更多創意空間。”嚴明丹說。
在751園區,還有很多老舊廠房設備更新再利用的故事。這裏既能觸摸曆史,也能想象未來。
釋放更多可能
751園區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入住率常年穩定在90%左右。好些商戶已經在園區“紮根”10年以上。
“我們不僅是把空間租出去,更希望空間能夠産生出内容。”嚴明丹說,團隊很早就有一個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不靠“吃瓦片”,要做自己的内容,爲大衆展現美好生活方式的動向。
2011年,751國際設計節首次亮相,并在以後每一年的秋天如約而至。多年來,作爲北京國際設計周核心内容之一,751國際設計節彙聚了衆多國内外知名設計師、設計品牌、高等藝術院校,用展覽、論壇等形式傳遞前沿的設計理念。
2022年8月,首屆北京戲劇嘉年華在751園區上演。活動不僅包括特邀劇目的演出,還有戶外脫口秀、即興喜劇演出,以及露天電影放映、城市露營市集等,釋放出園區的更多可能。
除了自主策劃,751園區還聯合專業機構打造品牌活動,比如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每年定期推出的兩季中國國際時裝周、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等。
3月底,2023秋冬中國國際時裝周即将拉開帷幕。還有更多活動正在籌劃和排期中。
在火車頭廣場對面,新的751圖書館正在進行内部裝修,預計今年夏天與遊客見面。到那時,人們來到751園區打卡、消費,看書、看展、看劇,将會有更加充實的一天。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一個老工廠在城市更新中扮演什麽角色?嚴明丹現在有了更加肯定的回答。“在不同時間節點,有不同的角色。我們曾經爲城市提供能源保障,現在不斷聚合引領未來的時尚生活形态,希望能夠成爲城市的活力場,讓城市活力在這裏持續迸發。”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