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衛.霍克尼《優美勝地》。©David ockney.Inc
除了莫奈的《牡丹》之外,「色相無邊」展覽還展出趙無極、朱德群和謝景蘭以及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莎拉.休斯(Shara Hughes)、姜明姬(Myonghi Kang)和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的精選畫作。
作為印象派最具代表的人物,莫奈將光影和色彩、時間與空間運用到極致,其藝術成就對後世的藝術家及藝術風潮影響深遠。展覽分為兩個空間,分別展示他對東西方藝術的影響。莫奈重視筆觸和繪畫本身過程,成為如趙無極、朱德群和謝景蘭等藝術家效法的典範,引領他們追求主觀、抽象的表現形式。他們曾在印象派的啟發之下遠赴巴黎。
是次還展示當代藝術家「不一樣」的風景畫: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和旅法韓籍藝術家姜明姬採用印象派偏好的戶外寫生,捕捉眼前風景中光影稍縱即逝;美國畫家莎拉.休斯及法裔敘利亞畫家齊亞德.達盧勒則用豐富的視覺以探索真實與虛幻的界線。
其中,大衛.霍克尼的《優美勝地》是畫家用iPad創作,畫中之地是美國的國家森林公園,很多人在此作畫多在強調山的雄偉和瀑布的高深,大衛霍克尼卻把看似微不足道的雜草和灌木作為畫中的主角,山和瀑布成為配角,去表達他的觀察結果,挑戰大家的觀察視角。
趙無極愛用大色塊描繪風景,那些不能用眼睛看到的感受,可能是風吹過,可能是空氣中的味道,甚至可能是自己的感覺。在他的作品中,畫布成為一個供藝術冥想所用的空間,呈現出內心世界千變萬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