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轉廢爲材 朽木可雕

枯樹朽木,看來一文不值,但隻要稍加創意,便可重新注入生命力,更能減少棄置。木藝師甄钰成憑一雙巧手,将園林廢物升級再造,制作成家具甚至藝術品。這個環保故事,由約五年前超強台風「山竹」襲港說起。

 

升級再造 廢木重生

 

「『山竹』吹襲香港時,四處都有樹木倒塌,我覺得棄置會很浪費,于是撿起一些木頭回家把玩,并在YouTube上浏覽,研究可制作成什麽東西。」

 

甄钰成憶述,當朋友們看到其作品,都稱贊做得不錯,遂嘗試在這範疇發展。經過數載耕耘,他已成爲獨當一面的木藝師,除了将廢木升級再造成家俬,更盡情發揮木頭的可塑性,制作成畫、藝術品、擺設等,希望通過重用回收廢木,向公衆帶出環保信息。

 

位于屯門曾咀的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林.區],主要接收長度六米或以下樹幹和連帶的樹枝等,緻力轉廢爲材。

 

[林.區]設有木材破碎機等設備,能将合适的園林廢物,轉化成有用物料,例如木闆、木方等,這些再生産品,可供下遊使用者重用、循環再造和升級再造。

 

善用木碎 培育靈芝

 

除了爲木藝師提供原材料,環境保護署成功與本地靈芝種植場合作,協助對方利用[林.區]的木碎來種植靈芝。

 

靈芝種植場創辦人張天然說,每月從環保署接收約20公噸廢木制作成菇包,經徹底消毒殺菌後,将靈芝菌絲體接種到菇包上,便會長出靈芝。

 

「如果沒有人将廢木循環再用,有機會棄置到堆填區,造成浪費。」張天然說。

 

積極回收 開拓出路

 

[林.區]2021年6月啓用以來,已回收處理逾15,000公噸園林廢物,每日平均約30公噸,大部分是來自日常植物保養的清理工作,以及工務工程産生的園林廢物。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賴峻傑說,目前[林.區]提供的再生産品主要爲木碎,一般可用于農業或園藝種植。

 

「我們未來會積極與不同持份者合作,例如有機農場、政府部門,希望它們在綠化工程或有機種植方面,使用更多[林.區]提供的木碎。另外,環保署正試驗以園林廢物生産生物炭,可用作土壤改良劑、過濾污染物的濾料、堆肥促進劑和建築物料的添加物等用途。」他認爲,這樣将令[林.區]的木碎出路更好,自然也可接收更多園林廢物。

 

參觀體驗 深入了解

 

爲了推廣園林廢物重用、循環再造和升級再造的信息,[林.區]内設有資源中心、升級再造産品展示區和木工教室,并提供相關導賞服務。市民可透過參觀[林.區],了解運用樹木資源知識,并透過參與木工教室的活動,親身體驗将廢木變成有用物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美國該好好想想,為什麼中國能捕獲東盟的心

李家超熱烈祝賀全國兩會勝利閉幕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