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3第三屆大灣區數字峰會暨第十屆廣東省CIO大會”(下稱大會)18日至19日在廣州增城區舉行,記者從大會獲悉,增城區政府與廣東省信息消費協會達成共建“數字灣區示範區”的共識,逐步探索出适用性強、特色化程度高的數字經濟發展模式和路徑,在構建“數字灣區”中先行先試。
據悉,“數字灣區”将以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作爲主要動力,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專家認爲,“數字灣區”建設将形成數字産業集群,推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智慧教育等應用,香港科技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顯身手,助力灣區高質量發展。
“作爲數字經濟大省,廣東在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廣東省通管局有關負責人在大會上指出,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省、數字廣東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用雲”。同時,将把“數字灣區”建設作爲數字廣東建設的主戰場,率先打造世界級“數字灣區”。
重塑競争力 建國際科創中心
廣州市增城區政府與廣東省信息消費協會達成共建“數字灣區示範區”的共識,在構建“數字灣區”中先行先試。目前,增城區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優勢明顯。增城是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領域的制造産業集聚核心區、廣州東部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也在增城融合集群發展,增城的“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在廣州發展最快,逐步建立智慧農業農村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正借力數字經濟來實現高質量發展,‘數字灣區’将成爲有效推動香港轉型升級、提升經濟民生質量的有力抓手,亦将成爲港青‘舒展拳腳’的新能量場。”在廣東工業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副教授林逢春看來,粵港澳可共建“數字灣區”,借數字經濟帶動灣區協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重塑核心競争力的新引擎,這也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目标定位契合。
形成産業集群 創新智慧應用
據悉,“數字灣區”将以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爲主導的數字技術爲主要動力,推動人力、信息、數據等生産要素在大灣區域内有序流動與有效集聚,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林逢春認爲,“數字灣區”建設将形成數字産業集群,推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智慧教育等應用,拓展灣區發展新業态與新模式,如此将豐富港青創業就業的發展面向,亦提升港青融入灣區發展的信心。
“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灣區’等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香港将進一步利用其在研發能力、技術基礎設施、法律制度及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優勢,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産業的發展。”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香港初創企業主要研究重點包括資訊及通訊科技、物聯網、數據分析、機械人、生物科技以及新材料等,都是熱門的領域,這些在“數字灣區”發展中大有可爲。接下來,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将組織港企于今年8月搶灘在佛山舉辦的“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乘勢而上深拓“數字灣區”業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