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交所本月19日将推出港币—人民币雙櫃枱模式證券交易,首批獲納入名單的24隻股份,屆時可分别以港币或人民币進行交易,促進離岸人民币在國際市場的更高效流動。
他指出,在可見的将來,國際上對使用人民币的各種需求隻會不斷增加,而提供更豐富、更具深度的市場産品,以及深化互聯互通機制,将讓香港在人民币國際化這盤大棋局中發揮獨特的「棋眼」作用,貢獻國家發展。
以下是财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1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
自1993年首隻國企在港股上市,大批内地企業先後來到香港籌融資。這一方面助力内地企業體制改革,加速它們與國際資本市場和治理标準的對接,提升競争力;另一方面也爲國際資金提供回報可觀的投資選項,開啓港股過去30年的黃金增長期。當下人民币國際化的有序發展正在加速,這将爲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注入新動力,朝更深、更闊、更廣的方向推進,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爲鞏固,領導角色更爲顯著。
事實上,截至今年首季,人民币在内地跨境支付和收款的占比已升至48%,首次超越美元,成爲内地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币。除了内地企業更多以人民币作爲跨境貿易的結算貨币,國際間雙邊跨境貿易和投資,也開始更多采用人民币作爲結算貨币。人民币國際化正提速前行,爲香港離岸人民币業務的發展帶來曆史新機遇,我們必須好好把握。
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币業務樞紐。截至今年4月底,連同存款證餘額,本港的離岸人民币資金規模接近一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币資金池。我們正全速豐富本港的離岸人民币資産選項,全方位滿足人民币作爲國際支付貨币、投資貨币及儲備貨币的功能,這将使整個離岸人民币生态圈更趨蓬勃。
事實上,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整個互聯互通安排便一直增量擴容,逐步擴展到深港通、債券通、大灣區跨境理财通、ETF通、互換通等,在閉環模式管理,确保資金外流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拓及擴闊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即将推出的港币—人民币雙櫃枱模式證券交易,将促進離岸人民币在國際市場的更高效流動。
港交所将在本月19日推出雙櫃枱模式交易,首批獲納入名單的24隻股份,屆時将可分别以港币或人民币進行交易,兩個櫃枱将使用同一份股東名冊、同一實物股票,交易的股份亦享受同等權利。這24隻股份涵蓋科網、金融、地産及消費類業務,合共占港股日均成交量約四成,将可爲本港和世界各地離岸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未來,可采用雙櫃台模式交易的股份數量将分階段增加。爲有效降低港元與人民币櫃枱之間的價格差異,同時提高人民币櫃枱的流動性,新安排将包括設立雙櫃枱莊家機制。目前,已有9個交易所參與者獲授雙櫃枱莊家牌照,爲相關交易提供流通性。下一步,我們會推動以人民币計價的證券納入南向通,讓内地投資者可以直接用在岸人民币資金買賣港股,降低他們的資金南下時可能面對的彙兌風險。
香港要不斷提升離岸人民币業務市場的豐富度和便利度,這除了有助人民币國際化,也符合近年因國際政經格局變化引發的需要。特别是近年地緣政治日趨複雜,美國近月銀行業動蕩、政府長期受債務問題困擾、又把巨額财赤貨币化,以至肆意凍結甚至沒收其他國家的資産,均損害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心,亦驅使不少國家将外彙儲備投資多元化。另一邊廂,雖然我國的經濟體量正繼續穩步增長,同時也是全球最大貿易國,占全球貿易總額約13.5%,但人民币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跨境支付結算以及作爲儲備貨币,目前在全球的占比均不到3%,相信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可見的将來,國際上對使用人民币的各種需求隻會不斷增加;而提供更豐富、更具深度的市場産品,以及深化互聯互通機制,将讓香港在人民币國際化這盤大棋局中發揮獨特的「棋眼」作用,貢獻國家的發展。除了即将推出的雙櫃枱模式,我們一直不斷發展和擴大的互聯互通機制,過去一年也取得不少成果和進展。例如去年七月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正式被納入滬深港通,爲境内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資産配置選擇。項目自開通至今廣受投資者歡迎,今年4月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額爲2億4,000萬元人民币,較推出首月上升超過11倍;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額爲19億6,000萬港元,較推出首月上升超過八倍。同樣地,隻要市場對多元化人民币投資産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雙櫃枱模式未來的交易體量一定會逐步提升和擴大。
此外,今年3月滬深港通進一步擴大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包括将符合條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納入南向通,以及将更多上證A股指數和深證綜合指數的成份股納入北向通,這除了能便利内地和國際投資者開展多元化的全球資産配置外,也有望吸納更多優質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至于互換通(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北向交易,也于上月中正式啓動,這舉措将便利持有内地債券的境外投資者買賣内地利率互換産品,讓他們可以更有效管理彙率波動的風險。互換通将與債券通産生良好的協同效應,有助提升内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及廣度。開通首日,共有27家境外機構通過互換通達成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換合約交易,涉及名義總值超過82億人民币。
本月初,我們也成功發售接近6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市場反應熱烈,當中人民币債券的發行額占150億人民币,較今年1月發行時增加五成,并首次增設10年期人民币債券,有助延長離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線,以及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币産品選擇。
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與業界和内地相關機構探讨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币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投資和風險管理産品,構建更蓬勃的離岸人民币生态圈。證監會、港交所和金管局正與内地有關機構開展商讨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并進一步完善離岸市場的人民币金融基建,提升其承載力,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币市場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