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航空業十工種可輸入勞工

政府拟推出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解決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航空業十個前線工種可輸入最多6,300人;公共小巴和客車行業也可輸入1,700名司機。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在輸入勞工安排記者會上表示,空運量在香港全面通關後迅速反彈,4月已達疫情前五成,若條件許可,相信明年可回複疫情前的水平。惟航空業人手在疫情期間大量流失,即使業界去年起加強招聘工作,逾萬個職位空缺隻收到約二千份申請,情況并不樂觀。

 

根據機場管理局調查結果,預計明年年底航空業人手需求會由現時53,000人升至69,000人,屆時人手缺口将達16,000人,其中約七成半爲前線機場職位空缺。

 

當局建議爲十個人手短缺情況特别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工種輸入勞工,配額上限爲6,300個,約占前線職位出缺總數一半,其餘職位空缺将繼續由本地勞工填補。

 

林世雄指,申請輸入勞工的公司須與航空業相關,并與機管局有直接合約關系。配額分配主要考慮市場份額、員工總數等因素。如申請人提交資料齊備,當局預計收到申請起一個月内可完成審批。

 

住宿方面,林世雄說,由于機場鄰近港珠澳大橋,他預計絕大部分輸入勞工居于内地,機管局将統籌跨境交通,讓輸入勞工可即日來回機場工作,交通費用由輸入勞工自行承擔。當局有監管機制,防止濫用或違規情況。

 

他指,本地勞工不願到機場上班其中一個原因爲交通時間長、車費較貴,當局會要求參與輸入勞工計劃的雇主就每名輸入勞工向機管局每月繳交400元,而機管局每年會撥出與雇主繳交總額相若的款項。這筆錢會全數用以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前線員工交通費。

 

此外,根據政府的公共交通人力資源研究初步結果,公共小巴人手短缺近2,000人,客車司機短缺約1,600人,分别占該類司機約兩成人手。雖然政府一直緻力協助業界招聘,但司機短缺情況依然嚴峻。

 

在輸入勞工計劃下,行走固定或預先指定路線的公共小巴、客車營辦商可申請輸入司機,上限1,700個。公共小巴司機占900個名額,客車司機占800個名額,分别占相關行業約一半空缺。如申請人提交的資料齊備,當局預計由收到申請起一至兩個月内可完成審批。

 

住宿方面,當局估計大部分跨境直通巴士輸入司機居于内地;居于香港的輸入勞工司機,公共小巴和客車營辦商會根據司機服務區域爲他們安排住宿。

 

輸入的司機須持有獲運輸署認可的非本地小汽車駕駛執照一年或以上,運輸署會協助安排他們在本港參加香港公共小巴或巴士駕駛執照考試。輸入的司機必須完成職前課程和實習訓練,以熟悉香港交通規則和駕駛路線,才可提供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官質疑禁令對象 《榮光》案7.21再訊 準藉新聞稿警署貼碼送達文件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