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專業高效 全速推動運輸物流發展

運輸及物流局成立快将一年,局長林世雄總結局方及相關機構在鐵路、道路、航空、航運、物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智慧出行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目标,強調會繼續務實有爲,克服挑戰。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6月24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

 

不經不覺,運輸及物流局快将成立一年。今日,我想就運輸及物流局及轄下部門過去11個多月的工作做一個小總結,鞭策自己和同事繼續不斷爲香港作出貢獻。

 

交通基建—鐵路

 

東湧線延線上月舉行了動工典禮,是本屆政府首個動工的鐵路項目,預計于2029年年底竣工。這個鐵路項目将增加東湧東及東湧西兩個鐵路站。通車後,居民由東湧東往返中環的車程可縮短21分鍾,東湧西前往尖沙咀及中環的車程可縮短超過十分鍾。它除了方便市民出行,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未來,我們會繼續全速推展各個規劃中的鐵路項目。其中,小蚝灣站、屯門南延線及北環線古洞站會在今年相繼動工,預計于2027年起陸續落成。

 

跨境鐵路方面,我們會繼續透過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推展各項目。其中,我們與深圳當局已于今年首季就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展開次階段研究,内容包括鐵路方案的規劃、初步工程可行性、效益、環境影響,以及建設和營運安排等,預計明年年中完成。

 

交通基建—道路

 

道路方面,去年12月将軍澳—藍田隧道及将軍澳跨灣連接路開通,提供新的道路往來将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大幅改善将軍澳隧道的交通情況。此外,政府于通車同日起豁免使用将軍澳隧道的收費,方便市民出行。

 

因應新界西北發展所産生的交通需求,政府正推展一系列項目,包括11号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屯門繞道和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擴闊工程,以加強區内區外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交彙道路及區内道路網絡的承受能力,增強周邊發展的聯系。繼11号幹線的勘查研究于2021年9月開展後,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擴闊工程及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的勘查研究及詳細設計工作亦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及2023年5月展開。我們會争取于2033年或之前分階段開通上述項目。

 

航空

 

年初通關後,我們着力協助航空業界恢複香港的航空交通聯系,機場客運量目前已恢複至疫情前的五成。爲應付長遠交通需求,機場管理局正按計劃積極推展三跑道系統項目,以大幅提升機場客貨運能力。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于去年11月25日正式啓用,而整個三跑道系統目标于明年完成。

 

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蟬聯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三跑道系統将能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并持續帶動香港及大灣區的人流和物流。

 

政府在上星期果斷推出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藉以纾緩機場前線人手緊拙的情況,加上利用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計劃和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對航空人才培訓加大力度,支援讓航空業以至香港經濟整體的複蘇步伐得以持續。

 

航運

 

在發展航運服務方面,我們正積極落實一系列稅務措施,旨在吸引高增值海運業機構來港落戶。繼2020年立法會通過爲船舶出租商和海事保險業務分别提供稅務寬免及優惠後,我們去年7月進一步取得立法會批準向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經紀商,提供利得稅半稅優惠(即稅率爲8.25%)。

 

香港的船舶注冊廣受國際認可,以總噸位計全球排行第四。香港注冊船舶在全球的港口國監督扣留率甚低,2022年的數字爲1.4%,低于全球的平均數(2.77%)。我們已在海外和内地設立香港船舶注冊處區域支援團隊,爲船東提供更直接快捷的支援,吸引各地船東将其具質素的船隊加入香港船舶注冊中。

 

物流

 

機管局與東莞市政府今年2月簽署《關于「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落實和促進兩地之間海空貨物聯運模式的長遠發展。而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亦在今年4月開始運行,這有助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内航空貨物轉運服務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爲推動高增值的現代物流發展,提升香港作爲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我們已展開于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有關制訂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的工作,透過征詢香港物流發展局及業界的意見,結合物流業各界所長,攜手制訂物流發展策略,目标于今年内訂出各持份者應采取的短、中、長期策略和措施,以鞏固香港現有優勢。

 

此外,《2023年進出口(修訂)條例草案》本周獲立法會通過,有關修訂在防止另類吸煙産品流入本地市場的前提下,優化有關另類吸煙産品的豁免及監管安排,以處理由内地經香港國際機場聯運轉運到海外市場的另類吸煙産品。

 

融入大灣區建設

 

市民翹首以盼的港車北上已準備就緒,蓄勢待發。截至本周二,運輸署已收到超過2,500份申請。在完成兩地審批程序後,便可預約由7月1日起以自駕方式經港珠澳大橋到廣東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

 

在中央及廣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港車北上的申請程序得以大大簡化。因應檢車需求殷切,經進一步商讨後,内地當局已大幅增加了港車北上的專設驗車名額。我們會繼續本着用好、管好大橋的原則,緻力推行及落實新措施,進一步提升大橋人流及車流量,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區内的發展和經濟融合。

 

高鐵香港段今年1月15日起陸續恢複服務,至今已新增了八個站點,包括東莞南、東莞、廣州東、常平、惠州北、河源東、贛州西及勝芳,并會在7月1日起進一步增加三個站點,包括成都東、樂山及宜賓西,令網絡覆蓋更全面。我們和港鐵公司會繼續與内地當局探讨各項優化措施,包括提高短途乘客行程安排的彈性、進一步增加班次及站點數目等,爲乘客帶來更便捷的體驗。

 

智慧出行

 

運輸署上月開始在青沙管制區、城門隧道及獅子山隧道實施了易通行不停車繳費,令駕駛人士日後無須繳交月費,都可以享用不停車繳付隧道費的服務。雖然初期我們需時讓公衆适應申請車輛貼的程序,但目前運輸署已向登記車主發出超過78萬(約95%領牌車輛)張繳費貼。易通行服務是把香港構建成爲世界級智慧城市的其中一個重要裏程碑。

 

《2022年道路交通(修訂)(自動駕駛車輛)條例草案》上月獲立法會通過,讓自動車可以在香港道路上更廣泛測試和使用,爲香港發展成爲智慧城市提供更大的動力。我們将于今年内提出《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并在2024年内推展一些嶄新的先導計劃,例如在香港國際機場航天走廊使用自動駕駛車輛。我們會在2025年公布以構建可靠、安全、智能和環保高效運輸系統爲目标的運輸策略藍圖。

 

結語

 

篇幅所限,還有不少工作和目标未能盡錄。這一年的工作和挑戰全賴一班專業高效、勇于擔當、善于作爲的部門(包括運輸署、路政署、海事處、民航處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局的同事與我攜手并肩,目标一緻地全速推動不同與運輸及物流相關的項目和政策。

 

未來工作的挑戰亦不少,但我十分有信心,隻要我們繼續以同心同德,務實有爲,不負人民的态度來面對工作,必能克服所有挑戰,取得成功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港鐵都會票等7·1加價 價格上調10至15元

油柑頭首置地逾1900夥 須八折售 入息資產上限高白表三成 有發展商稱有興趣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