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智回收 惜廚餘

廚餘有價值,回收,則要有推動力。

 

爲推動轉廢爲能,環境保護署與多個部門合作,試行在部分公共屋邨裝設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其非接觸式設計乾淨衛生,且能自動除臭,不但不影響屋邨環境,部門更加入誘因,讓街坊藉回收儲積分、換禮品。

 

乾淨無味  方便衛生

 

智能回收桶使用方便,隻須掃描「綠綠賞」會員二維碼,頂蓋便會自動打開,市民随即可将廚餘放進回收桶。

 

回收桶内置重量和容量水平感應器。當放進回收桶的廚餘重逾100克,頂蓋會在20秒後自動蓋上;當内桶即将滿載,系統會自動發送手機信息,提醒屋邨管理和清潔團隊更換内桶,防止廚餘滿溢。

 

此外,回收桶更具備除臭裝置,能定時噴灑除臭劑,分量和頻率更可按實際需要調校。環保署強調,會把回收桶放置于空曠戶外地方,盡量不對居民構成影響。

 

回收儲分  兌換禮品

 

回收并統一收集廚餘,對改善環境衛生也有裨益。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唐樂勤表示,公共屋邨居民普遍會把廚餘和其他家居廢物棄置于後樓梯的垃圾桶,當廚餘累積便有臭味,整個樓層也受影響,應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有助改善情況,也可令垃圾房和垃圾收集點更乾淨。

 

減少廢物、改善環境,回收廚餘好處多多,而爲進一步推動市民參與,環保署更爲回收引入獎賞。

 

環保署項目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馮子榮指,市民可藉回收廚餘累積「綠綠賞」積分,并在指定公共屋邨禮品兌換機或「綠在區區」任何回收點兌換日用品或食品,例如面食、香米、芥花籽油等。

 

推動參與  擴展計劃

 

有屋邨居民大贊安排一舉數得,既可解決廚餘太多的問題,也令市民有動力參與環保。

 

爲期18個月的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去年10月展開,首階段涉及五條公共屋邨共約30幢樓宇,實施首六個月已有超過四成居民使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逾400公噸。

 

計劃深受歡迎,第二階段今年3月開始,擴展至更多屋邨。

 

環保署會在相關屋邨設宣傳攤位,并安排環保大使教導居民如何使用智能回收桶。

 

計劃的短期目标是在2023至24年度,擴展到全港約百幢公共屋邨樓宇。收集到的廚餘會運往環保署小蚝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用以産生能源和堆肥,達緻轉廢爲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垃圾徵費延明年4月推

醫院維修電梯 工人切斷臂危殆 承辦商稱當時已關機 業界:或涉疏忽溝通誤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