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政府正設立紅花嶺郊野公園和北大嶼海岸公園,預計将來港深兩地将以紅花嶺郊野公園和深圳梧桐山風景區作爲基礎,打造貫穿兩地的生态走廊;而北大嶼海岸公園則成爲連通兩地中華白海豚核心栖息地的要道,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7月24日在香港地方志中心「美麗香港」啓動禮緻辭全文:
尊敬的張國義副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陳智思主席(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我很開心獲邀出席香港地方志中心「美麗香港」啓動禮。
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通過志書講好香港故事,增進讀者對香港曆史的認識,提升社會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中心今次再下一城、再接再厲,推出《香港志.自然》,更相應策劃「美麗香港」四大主題活動,我認爲實在饒有心思。我認爲這個系列活動發揮了至少三個積極的角色。
第一個角色是綠色文化的傳承者。香港地方志中心結合自然科學和人文曆史,彙聚政府、大學和民間機構的資料和數據,編制《香港志.自然》,記錄香港在地理、環境保護、生态保育等各方面的發展,其實可稱得上是一本香港自然曆史的百科全書。
多年來,政府緻力保護香港自然生态,目前受保護的土地面積占全港四成。香港現時擁有24個郊野公園,亦設有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以及七個海岸公園等受保護的海洋生态系統。
展望未來,我們正在設立第25個郊野公園,剛才主席(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也提及—就是紅花嶺郊野公園,以及第八個海岸公園—北大嶼海岸公園,我們預計明年完成工程。港深兩地将以紅花嶺郊野公園和深圳梧桐山風景區作爲基礎,打造貫穿兩地的生态走廊。北大嶼海岸公園毗連廣東省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爲連通兩地的中華白海豚核心栖息地的要道。我覺得這将會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此外,港深兩地正就北部都會區建設進行對接,區内有豐富的生态資源,是一大發展優勢。在推進這個大型土地發展項目時,我們一定會緻力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并存的都會環境。
「美麗香港」活動第二個角色是綠色旅遊的推廣者。除了舉辦環境生态論壇外,香港地方志中心亦呈獻香港自然十景評選,市民和旅客可以網上投票,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十景,共同構建香港綠色生态地标。
香港的大自然風光與繁華鬧市其實隻是咫尺之隔,一直深受廣大遊客歡迎。除了守護好本港環境生态之外,政府亦持續優化郊野公園的熱門行山徑旅遊配套等,并提升香港濕地公園的設施,爲遊人帶來更好的體驗。
「美麗香港」活動的最後一個角色是綠色教育的倡導者,這個角色亦是我特别欣賞的。其中一項計劃是中小學生自然生态學習計劃,将爲學校提供多元支援,包括教材、老師培訓、網上展覽以至戶外體驗等,豐富老師和學生的閱曆。另一項計劃是青年自然生态導賞員計劃,将爲有志投身生态旅遊的青年提供培訓,其後更将組織1,000名中小學師生和基層青年,由這群導賞生力軍實習帶團。
這些計劃正好與政府青年發展藍圖的方向相輔相成,向青年灌輸正确觀念,亦讓他們擴闊視野、裝備自己。政府亦會繼續通過學校課程設計、教學資源,以至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和環保風紀計劃等多方面,提升青年的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知識和技能。
我期望政、商、學、民各界攜手合作,一同做好以上三個綠色事業的角色,塑造更美麗香港。
最後,我祝願香港地方志中心「美麗香港」活動圓滿舉行,各位生活美滿、身體健康。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