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英教育突然結業,政府表示高度關注,并已采取适切行動,教育局、海關和消費者委員會正跟進。
政府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教育局本月25日收到有關學校的學生家長就退還已繳交學費事宜的查詢及求助時已即時聯絡該校負責人,當時負責人表示學校沒有停辦,該校于本月26日也如常運作。其後,教育局再次收到查詢及求助,而學校于本月29日宣布結業。
教育局确認有關學校位于九龍城區的中心并沒有按《教育條例》注冊。至于另外五間位于港島東區的中心則已注冊爲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對該校九龍城中心違反《教育條例》,教育局定會嚴肅處理。局方再次提醒市民報讀非正規私校,包括補習學校時應按月而非一次過繳交學費。
海關收到舉報後已即時安排專責隊伍跟進,聯絡所有舉報人查詢每宗個案的詳情,并嘗試聯絡翹英教育的負責人和員工跟進調查。
海關在處理商戶突然停業或結業而未能爲消費者提供預售貨品或服務的舉報時,會循《商品說明條例》有關不當地接受付款的方向調查,包括有關商戶宣布停業前的營運狀況。海關會考慮個别事件的實際情況及相關證據,以判斷個案有否抵觸條例,果斷執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委會表示,若消費者以信用卡付費,可嘗試要求信用卡發卡公司代向商戶銀行申請退回尚未使用的預繳款項,但能否成功讨回視乎多種因素,例如簽賬日期、是否以信用卡分期付款方式支付費用等。另一方面,如商戶已委任清盤人,消費者可向清盤人登記成爲債權人。
截至今日下午6時,海關和消委會分别就有關事件接獲219宗和63宗舉報,涉及金額約183萬元和66萬元。政府再次呼籲其他已購買相關服務的消費者盡快聯絡海關及/或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