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球近危物種歐亞水獺,堪稱香港數量最少的陸棲獸類,有研究透過40粒水獺糞便,確認本地至少有7隻,惟其棲息地大部分不受法例保護。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合作長期監測和研究,最新發現米埔有水獺幼體存在,顯示本地族群成功繁衍,亦首次發現元朗白泥有歐亞水獺出沒。
嘉道理農場表示,本地歐亞水獺活動範圍廣闊,至今已知由后海灣一帶濕地,一直向東伸延至新田、蠔殼圍,甚至鄰近羅湖的料壆。對於政府提出新田填塘90公頃發展科技城,嘉道理農場認為會將新界西北連貫的魚塘切斷,令水獺棲息地碎片化,或影響族群存活,促政府重新審視新田科技城計劃。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團引述官員稱「國家任務」
新田科技城為期兩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昨日完結。發展局前日與環保團體開會,有環團引述政府官員稱,新田科技城項目是「國家任務」,政府會就項目對生態的影響制訂緩解措施。有環團追問漁護署研究濕地保育公園的進展,署方表示仍在研究。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保育經理楊劍煥表示,過去歐亞水獺是全球13種水獺之中分佈最廣,但城市發展及捕獵令其數量急降,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估計全球有5.8萬至36.1萬隻,數量呈下降趨勢。現時華南已知仍有水獺出沒的地點涵蓋珠江河口,包括新界西北、福田、珠海內伶仃島、淇澳島、橫琴等,當中只有香港找到幼體,顯示牠們能在香港繁殖,故保持后海灣濕地的完整,對維持及保護現存族群極為重要。嘉道理農場日後會展開更多調查,以了解區內水獺是否來自同一族群。
港現水獺幼體 華南僅有
楊劍煥稱,歐亞水獺獨行及夜行的習性,加上警覺性極高,故過去甚少研究,掌握的資料亦不多,只知米埔是其主要棲息地,但不知其他地點的分佈及數量。他說,歐亞水獺的生境為低地濕地,除了米埔,后海灣一帶魚塘並非受保護地點,故更應研究濕地面積及佈局變化對水獺的影響。
近年學術界研究歐亞水獺取得突破,香港大學去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團隊於2018及2019年在新界西北的濕地及魚塘發現40粒歐亞水獺糞便,經基因分析顯示來自7隻歐亞水獺,牠們主要進食魚類,包括烏頭及羅非魚(即福壽魚),其他包括兩棲類、鳥類及甲殼類動物等;該7隻歐亞水獺出沒地點包括蠔殼圍、落馬洲、三寶樹、米埔,以至南生圍及豐樂圍的魚塘及濕地,當中包括擬劃作新田科技城的魚塘,涵蓋面積逾1.1萬公頃,非常廣闊。
楊劍煥表示,嘉道理農場於2021及2022年,根據歐亞水獺習性,到有可能有水獺出沒的地點檢視是否留下糞便,並安裝攝錄機拍攝,結果去年底在米埔拍攝到3隻水獺一起出沒,其中一隻是成年雌性,帶着兩隻年幼水獺,極為罕見;另外團隊亦首次在白泥檢獲動物分泌物,化驗顯示來自歐亞水獺。
近年填塘面積增 料已絕迹河套區
不過,楊劍煥稱,根據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區及新田科技城等項目,新界西北一帶的魚塘及濕地在未來數年料出現重大變化,雖然這些項目仍未開展,但過去兩年區內填塘及荒廢魚塘面積增加,已令部分地點如新田找不到水獺糞便,相信水獺更早已絕迹於工程頻繁的河套區。至於新田科技城擬填塘90公頃,他相信會將當地連貫的魚塘生境切斷,令水獺棲息地碎片化,對活動範圍廣闊的水獺不利,希望政府重新審視新田科技城計劃,並將歐亞水獺作為將來濕地保育公園的重點保育動物之一,如能及時實施適當保育措施,現時少數殘存的水獺也可作為族群恢復的種源。
發展局:環評將提緩解措施
本報向發展局查詢新田科技城項目公眾參與期間收到多少意見書,局方回覆待公眾參與活動完成後,政府會分析和整理蒐集到的意見。另外,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為新田科技城項目做環境影響評估,有關環評將評估擬議發展所產生的潛在生態影響,並提出緩解措施,料今年第三季向環保署提交報告。
(城市保育)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