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與内地會按步推動各項互聯互通安排,例如優化股票通和債券通,以及增加風險管理工具的選擇,包括商讨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爲本地資本市場持續注入動力。
以下是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8月24日在HKEX中國論壇上題爲「續寫新篇章:香港在推動中國、亞洲和全球經濟繁榮中的重要角色」的視像緻辭文本:
Gucho(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Bonnie(港交所聯席營運總監陳翊庭)、Wilfred(港交所聯席營運總監及股本證券主管姚嘉仁)、Neil(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年是内地首隻H股在香港上市的30周年。以1993年青島啤酒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爲始,香港一直是内地企業走出去的理想平台。截至7月底,國内在香港的上市企業超過1,400家,占香港整體市值77%,成交金額占整體股份成交額87%。内地企業與香港的證券市場共同度過互相扶持、共同發展的30載,也見證國家由改革開放到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十四五規劃綱要》确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币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以及深化并擴大内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配合國家高質量對外開放的政策方針及國内企業對境外上市的殷切需求,香港多年來一直善用在「一國兩制」下連貫東西的獨特優勢,以建設具活力及持續發展的融資平台爲目标,助力國家實體經濟的長足發展。
在上市制度方面,随着新興及創新産業近年高速發展,港交所在2018年實施了新上市制度,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企業和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新上市制度實施至今(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90間公司循該制度在港上市,首次上巿集資總額超過5,860億港元。香港亦繼續是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之一。
作爲國際籌融資中心,我們也一直努力吸引來自不同地方、背景多元化的企業來香港上市集資及拓展業務,并進一步強化香港與新興經濟體的經貿合作。随着更多中概股可能從海外市場回流,港交所在2022年實施一系列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改革,當中包括容許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非創新産業大中華公司在港第二上市,以及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自2018年港交所引入一系列新的上市規定至2023年7月,已有約30家中概股發行人回流本港。
此外,爲配合新特專科技企業的持續資金需求以應對研究和商業化的過程,港交所于今年3月實施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便利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及軟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以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五大範疇的科技公司透過新的資格測試在主闆上市融資。憑借便利未有收入或盈利紀錄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成功經驗,我們相信新的上市機制日後能夠透過境外資金協助内地的特專科技公司持續發展壯大,同時爲海内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項。
現時,香港坐擁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币資金池,并處理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币結算,有絕對優勢進一步強化離岸人民币業務。爲此,今年一大舉措是在香港證券市場推出港币—人民币雙櫃枱模式,首批24間上市公司的股份,合共占港股日均成交量約四成,可分别以港币或人民币進行交易。我們鼓勵内地的企業未來積極考慮在港發行人民币計價股票,把握人民币發展機遇。
除了優化上市機制,我們也一直緻力強化香港作爲連結國家與全球金融市場的橋頭堡角色,讓兩地金融市場在發揮固有優勢的同時,能優勢互補,促進跨境雙向投資。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兩地監管和相關機構的努力下,過去一年互聯互通迎來多項新産品。這裏,我也必須感謝上交所和深交所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
首先,交易所買賣基金在2022年7月正式納入滬深港通,進一步促進兩地市場的活力和多樣性。項目開通至今廣受投資者歡迎,2023年7月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額爲4億8,000萬人民币,較推出首月的2,000萬人民币上升超過23倍;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額爲43億2,000萬港元,較推出首月的2億2,000萬港元上升超過19倍。
今年3月,滬深港交易所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包括将符合條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納入港股通,以及将超過1,000隻上證A股指數和深證綜合指數的成分股納入滬深股通,便利内地和國際投資者開展多元化的全球資産配置,同時吸引希望吸納内地投資者的優質外國公司來港上市。在各項優化擴容措施下,滬深股通由年初至7月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額達1,092億元人民币,較去年全年平均增加接近9%;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額則達330億港元,較去年全年平均增加超過4%。
此外,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北向交易已于今年5月正式啓動,首次将互聯互通安排拓展至衍生品領域。項目将與債券通産生良好的協同效應,爲持有内地債券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便捷及安全的渠道,通過兩地基礎設施機構的連接,交易内地利率互換産品,有利提升内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及廣度,促進内地債券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
兩地監管機構也剛在本月較早前公布就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達成共識,标志兩地股票互聯互通機制的另一突破,豐富現有的交易方式和提升交易效率。有關措施将有利進一步提升跨境市場流動性,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聯通和協同發展。
展望未來,我們将繼續與内地按步推動各項互聯互通計劃的擴容和優化安排,例如進一步優化股票通和債券通,以及增加海外投資者風險管理工具的選擇,爲香港資本市場持續注入新動力。其中,我們已與有關内地機構開展商讨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爲在港投資國債引入有效的離岸風險管理工具,對沖人民币資産息率波動的風險。另外,近日推出的港币—人民币雙櫃枱模式爲在港人民币股票的發行、交易、莊家機制及結算等關鍵環節累積不少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繼續連同監管機構加緊籌備将人民币櫃台納入港股通,便利内地投資者以人民币直接投資港股,減少彙兌相關成本,提升境外投資者對參與人民币港股交易的信心,讓香港更好助力穩慎推進人民币國際化。
最後,我感謝港交所的同事爲此次活動所做的工作,并祝願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