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河套方案爲港深創科合作添新動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中央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爲港深兩地創科發展的合作注入全新動力。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推動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爲大灣區構建國際創新人才港。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4日在星島新聞集團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的演辭:

 

郭英成主席(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蔡加贊主席(星島新聞集團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出席由星島新聞集團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8,600多萬,生産總值超過1.9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習近平主席今年在廣東省考察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經曆三年疫情後,内地今年的經濟逐步恢複,上半年按年增長5.5%,但經濟複蘇依然面對外部和内部需求的挑戰。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根據宏觀經濟環境作出政策調整,着力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擴内需、提信心、防風險。

 

國家經濟規模大、韌性強,短期的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趨勢。同時,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爲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些新發展爲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和源源不絕的發展活力。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特區政府全力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金融、商貿、航運和專業服務等領域貢獻大灣區建設,同時通過強化創新科技等新興領域,爲發展增添新的動能。

 

上星期,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提出共30項措施,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規劃提出三大發展定位,分别是:

 

  一、構建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高地;

  二、建設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

  三、形成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爲大灣區建設持續産生高質量的科技創新供給。

 

河套方案爲港深兩地在創科發展的合作注入了全新動力。特區政府感謝中央和深圳市政府對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的大力支持。我們将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推動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爲大灣區構建國際創新人才港。

 

上星期,我們也迎來了另一項好消息,就是深圳市政府連續第三年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債券。

 

深圳市是第一個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币債券,并在香港發行債券次數最多的内地地方政府,累計發行額已經達到150億元人民币。

 

香港安排亞洲機構向國際發債,已經連續七年居全球第一,這次深圳發行的債券包括綠色、藍色和今年首次發行的社會責任債券,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可持續金融樞紐,讓香港繼續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連通大灣區和國家與國際間的投融資供求。

 

各位,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地緣相近,唇齒相依。過去幾天,超強台風「蘇拉」吹襲華南沿岸,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大灣區城市都作好預案,充分溝通,所幸沒有造成重大損傷。

 

香港特區政府正繼續推動訂立新的《粵港澳大灣區緊急應變行動方案》,爲區内構建更全面、務實和系統化的緊急應變行動機制,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聯合處理事故的能力。

 

我鼓勵在座各位政商界翹楚繼續攜手合作,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爲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最後,我祝願《星島日報》85歲生日快樂,期待你們在下一個85年再創輝煌,繼續把國家和香港的好故事帶到全世界。我也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熱帶氣旋「蘇拉」影響下 曾錄得颶風或暴風位置

酒樓稱爆玻璃 民主黨晚宴六度撤訂 羅健熙質疑食肆遇外來壓力 指無礙參選與否決定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