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鞏固八大中心定位 持續發展經濟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鞏固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确保香港的競争力和經濟持續發展,相關措施包括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及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

 

李家超說,政府會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下成立由工業專員領導的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該辦公室以産業導向爲原則,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制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并扶植初創企業。

 

展望明年,政府會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引領和促進大學、研發中心、業界合作,研究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新建成的微電子中心也會于明年啓用,提供先進的專用基礎設施和硬件配套。數碼港明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撐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而政府明年會籌備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聚焦先進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此外,政府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爲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制造與新能源科技企業提供資助。就新設生産設施相關費用,政府與公司會按一比二的比例,由政府向公司提供最多二億元配對資助。當局也會探讨讓計劃下的企業更彈性聘用非本地技術人員,并适度放寬使用資助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

 

李家超又表示,政府會把産學研1+計劃每所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上限增加一倍至1,600萬元,讓大學加強支援技術轉移和擴大市場拓展服務,也會吸納更多海内外知名初創服務機構落戶香港。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方面,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商讨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内地個人數據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以利于大灣區提供金融、醫療等跨境服務。

 

至于本地5G網絡,政府會透過資助加快擴展鄉郊及偏遠地區的流動網絡基建設施,以及向流動網絡營辦商拍賣更多頻譜,提升網絡傳輸速度。

 

爲鞏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李家超說,政府會爲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注資共43億元,以提供誘因吸引私人市場資金和拓展新市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今年内公布和推展文藝創意産業發展藍圖,而創意香港将會改組爲文創産業發展處,以産業導向爲原則,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業界産業化發展。政府駐内地和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則會加強覆蓋文化藝術領域的推廣工作,促進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爲開拓電影市場,政府會推出開拓内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支持香港和内地文化企業投資香港導演的制作和發展内地市場,同時開展歐亞文化交流電影制作資助計劃,資助香港與亞洲、歐洲業界合作拍攝電影,加強國際交流和培訓。

 

透過重點演藝項目計劃,政府會提供最高1,000萬元資助,以及額外500萬元以配對私人資金,支持具代表性的本地大型重點表演藝術創作長期公演,以吸引外地人士來港欣賞、培育代表香港的世界級演藝作品、建立國際文化品牌。文化交流撥款會由每年5,000萬元增加四成至7,000萬元,支持更多香港藝團和藝術家到外地演出,以及參加展覽或活動。當局并會開展藝團借用學校場地試驗計劃,試行在課餘時間開放部分學校場地供藝團彩排。

 

另外,李家超宣布,香港會舉辦全新旗艦活動「香港時裝設計周」,旨在彙集本地時裝設計盛事,推廣香港時裝及紡織設計品牌發展及文創盛事化。

 

政府也會發展香港成爲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李家超指,政府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于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由專利産生的合資格利潤,稅率會由16.5%減至5%,以鼓勵創科研發、轉化應用及商品化。政府也會探讨繼續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保障,明年展開谘詢。

 

此外,政府會牽頭與各持份者商讨籌設本地專利代理服務的規管安排,涵蓋專業資曆要求、注冊、規管模式和架構。貿易發展局則會在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國際授權展、香港書展、亞洲知識産權交易平台中增加商務配對活動,并提供更多知識産權貿易的市場資訊和專業服務配套,加強支援本地原創作品打入内地和國際市場。

 

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争議解決服務中心方面,李家超表示,政府會推動将「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的适用範圍由深圳前海和内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至整個大灣區,又會争取國有企業采用香港法律作爲合同适用法律,并選擇香港争議解決服務處理合同糾紛。

 

另一方面,香港與最高人民法院籌備于明年内建立恒常對接平台,推進大灣區司法和法律研究及實務工作,包括優化跨境司法文書送達安排、研讨企業破産程序相互協助安排和跨境争議解決等因法制差異而引起的問題。特區政府也會強化調解專業的認證和紀律事宜的制度、在政府合約中加入通用的調解條款,以及鼓勵私營機構采用類近條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港產機械人「搭𨋢」送外賣 食客省運費食肆生意增 目前主要用作消毒 明年中信大廈送餐

塌天秤遺孀癌逝 兩孤雛託家翁 工權會:許太積極做義工 隻想剩低日子過得有意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