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北部都會區2027年或之前啓動收地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今日發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明年或之前會爲所有相關新土地發展項目制訂土地用途和發展方案,2027年或之前爲主要發展項目啓動收地程序。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在記者會闡述行動綱領内容,指行動綱領列出三個發展區域和一個以旅遊保育爲主的區域,未來三年的發展重點,也有專章列出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展裏程碑,以兩個五年區分,呼應本屆政府以結果爲目标的施政文化,并成爲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客觀績效指标,讓公衆可以監察政府的工作進度和成效。

 

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表示,北部都會區可提供約3,000多公頃新發展土地,提供超過50萬個新住宅單位,是香港未來房屋供應重鎮,其中約1,400公頃可在十年内供發展。

 

他又說,北部都會區會提供大量産業用地予産業發展,如新田科技城将有一半發展面積劃作創科産業用地,屬過往發展新區較少有的做法。而受惠于産業發展,北部都會區可提供50萬個工作職位,有助減少跨區通勤需要和交通壓力。

 

北部都會區分爲四個大區域,西面是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涵蓋元朗和天水圍新市鎮、正動工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元朗南新發展區,以及規劃中的流浮山一帶。

 

他指,洪水橋/廈村會以高端專業服務爲産業定位,将提供不少于200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

 

由于毗鄰深圳灣口岸,洪水橋/廈村也有潛力發展成現代物流重鎮,當局已在洪水橋/廈村、元朗南預留超過70公頃物流用地。

 

其東面的創新科技地帶占地300公頃,主要涵蓋新田科技城、河套區,以及北環線沿線的牛潭尾地區,可容納約70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規模相當于17個科學園。

 

河套區首三座大樓明年陸續落成,而新田科技城的首批新創科土地會在明年動工,預計最早2026年完成第一批土地平整。

 

另一發展區域是口岸商貿及産業區,包括上水、粉嶺、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以及研究中的新界北新市鎮。丘卓恒說,該區有三個口岸的便利,其發展範圍也較大,有潛力發展各種與口岸相關或需要較大土地範圍運作的經濟用途。

 

至于藍綠康樂旅遊生态圈位于北部都會區最東部,涵蓋紅花嶺、蓮麻坑、沙頭角、印洲塘等地區,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傳統鄉鎮,可作康樂及旅遊發展。

 

丘卓恒又指,當局将在北部都會區内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在洪水橋/廈村、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共預留超過60公頃用地,供專上院校發展校園,其中,牛潭尾的發展方案明年出台。當局也會預留用地作職專教育和國際學校發展。

 

北部都會區2032年或之前會完成四成土地平整和落成四成新增單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警十八鄉搗製毒工場拘台客

東鐵一日兩人墮軌亡 學者議員促加快裝閘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