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哪些體檢項目應該每年做? 出現“結節”等字眼怎麽辦? 一文了解
公益廣告

哪些體檢項目應該每年做? 出現“結節”等字眼怎麽辦? 一文了解

體檢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當下正是不少人集中體檢的日子,對于體檢,有的人當作例行公事,既對檢查項目不甚了解,發現了問題也往往聽之任之。有的人則是誠惶誠恐,體檢前就開始忐忑不安、生怕查出點什麽,還有的人幹脆選擇不體檢。那麽,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到底有沒有必要?哪些檢查項目尤其應該每年都做呢?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因此,不論哪類人群都應按時做好健康體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李衛:我們每個人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疾病風險。我們通過體檢是可以早期發現疾病線索的,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

那麽,哪些體檢項目應該每年都要做呢?

血尿常規:是必檢項目,血常規可以觀察血象改變,尿常規能夠對初步尿液進行初篩;

生化全項:可以了解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等變化;

主要髒器檢查:應進行主要髒器的超聲檢查,包括甲狀腺、心髒、肝、膽、胰腺、脾髒、雙腎、輸尿管、膀胱,男性檢查前列腺,女性檢查乳腺、子宮及附件等。

CT檢查:如胸部CT等。

體檢也分年齡段 不同年齡檢查重點各不同

同樣是體檢,不同的年齡段,篩查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各類體檢項目又該如何選擇呢?

專家建議,20歲以上人群除了基本體檢項目,要多注意傳染性疾病的相關篩查和預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30歲以上人群容易出現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異常;久坐不動者頸椎腰椎容易出現問題。40歲以上人群進入健康高危期,這個階段尤其要監控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做好腫瘤篩查,特别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50歲開始,人體機能衰退,除上述要注意的問題,還要關注胃腸道問題、骨骼問題。60歲以上,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細緻全面體檢。

體檢報告出現“結節 囊腫”等字眼怎麽辦?

有些人拿到體檢報告,發現上面出現了結節、囊腫、增生等字眼,應該怎麽辦呢?來聽醫生怎麽說。

醫務人員提示,關于“增生”“囊腫”“結節”“占位”等,不同部位出現的病變潛在風險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醫務人員介紹,腎囊腫、肝囊腫:多數爲良性,比較小的肝囊腫、腎囊腫可定期複查超聲。當肝囊腫直徑≥10厘米或合并感染、出血時,需及時到肝膽外科就診;腎囊腫伴有症狀、直徑≥5厘米時,需到泌尿外科就診。肺結節>8毫米、磨玻璃樣、不能排除惡性,建議到呼吸内科或胸外科就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李衛:通常來說囊腫是良性的,但有些部位的囊腫如果直徑特别大或者突然短期内增大的話,我們要特别重視去醫院相關科室檢查,比如說像乳腺增生,年輕的女性乳腺增生是很常見的,跟生理期是有關的,所以如果我們在體檢中發現了增生也不用緊張,比如說像肺結節,那麽8個毫米以下的結節相對來說是安全的。

體檢前這些準備工作要做好

體檢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醫務人員建議,體檢前2到3天清淡飲食、禁止飲酒、規律作息、不要熬夜,體檢前1天不做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體檢前1天22點後至次日清晨禁止進食,可少量飲水,但不超過200毫升,患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照常服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查獲案值約2000萬元!南海分局開展北部灣打擊走私專項行動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