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從好奇心出發

科學并非隻是存在于實驗室的高深學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科學推廣組緻力将科學普及化,派出外展活動車、建立網上平台、舉辦工作坊,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好奇心,更讓大衆明白蘊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原理。

 

好奇号引起興趣

 

外展活動車「好奇号」去年底開始周遊校園、公園等地介紹「納米世界」。

 

車廂内部布置成中古家居,成爲漫畫人物納米博士的實驗室。實驗室有多款日常生活用得上的納米産品,例如添加了納米銀、可殺菌除臭的襪子,還有以納米碳管制造、既薄又強韌的羽毛球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能自我修複的背包,它以特殊納米布料制造,即使被刺穿,隻要用手輕揉幾下,破洞便會消失,背包又神奇地回複原狀。

 

車廂之外還有四組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借出的互動展品,各具奇妙特性,包括拉長會變成螺旋狀、加熱會變直的彈性體長絲,以及貌似泥膠、受到沖擊卻會瞬間變硬的智能保護物料等,全部都是香港研發的納米材料。

 

爲了令活動更富趣味,科學推廣組邀請香港動漫畫聯會創作漫畫人物和故事,制成展闆,配合互動展品加深參觀者對納米科學的了解。

 

「好奇号」至今已到訪36處地點,包括29所學校。科學館館長(科學推廣組)徐志文表示,市民對外展活動反應正面,認爲活動用心策劃,職員講解認真。

 

工作坊激發創意

 

科學推廣組2020年成立,隸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利用署方與科學有關的設施向普羅大衆推廣科技知識,灌輸科學文化,舉辦的活動均以好奇、創作、玩味和協作爲主。

 

除了派出「好奇号」進入校園,科學推廣組還推出「好奇号快遞科學工作坊」,向學校和非牟利青年服務中心寄送材料包,讓學生按照網上教學影片,在課堂或家中動手制作夜光馬賽克杯墊。材料包中有夜光石,學生發揮創意拼湊圖案之餘,也可從中分辨螢光和夜光,學習兩者的特性、科學原理和應用。

 

勾起興趣之後,保持年輕人對科學的熱忱,持續探究也是科學推廣組的使命,品牌QK Post正是爲此而生。

發帖文解決難題

 

QK Post的活動包括線上和線下,計有QK Post網頁、社交媒體專頁、QK Post巡回展、QK微電影、QK廚房。QK Post專頁定期發放帖文,以問答、投票方式鼓勵觀衆參與讨論,學習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知識。

 

科學館一級助理館長(科學推廣組)馮采行憶述,他們曾以超能膠黏手爲題發帖文,吸引網民注意。

 

她說:「我們采用投票方式,邀請網友選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然後解釋超能膠黏合的原理,再列舉家中哪種常見物品能夠解困。」

 

不常上網的市民不用擔心錯過這些實用資訊,科學推廣組下月至明年2月會在不同地區舉辦QK Post巡回展,展出精選帖文。

 

其他推廣活動尚有QK微電影,由科學家與演員合作演出富人情味的科學短片。新作《夢想 Frequency》藉音癡女孩發奮當上音樂家的勵志故事,帶出音樂與科學的關連。

 

展望未來,徐志文表示,科學推廣組會繼續舉辦不同活動和拍攝微電影,在社會上營造富創意、科學創新的氛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垃圾收費後 第一城明年預211萬包底 有業委不滿為違規者埋單 環團批違污者自付原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