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招商引才惠经济 区选投票为社区
公益广告

招商引才惠经济 区选投票为社区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指,在疫后复苏进程,透过招商引资不断为经济增添新的动力,香港独特的制度和背靠祖国的优势吸引不少龙头科企或初创企业考虑落户,也有不少创投或私募基金探讨在港扩大营运,以吸纳更多不同来源的资金。

 

他说,社会民生方面则需要团结更大力量,他呼吁市民积极参与12月10日的区议会选举投票,对更美好社区建设表达期望。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1月25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转眼间快将踏入12月份,过去一年我们逐步摆脱了疫情的困扰,但疫后复苏进程存在一定挑战和压力,我们必须加紧巩固现有优势,同时增添新的动力。近年我们在创新科技及新型工业化方面持续投资和推动,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及创科产业化,加上整个特区政府积极对外展示香港新优势、全速全力招商引资,正面效果陆续实现。

 

就以创新科技发展及招商引资这方面为例,经过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们的前期铺垫,早前我在访欧期间,也特别在英国访问了药业龙头企业阿斯利康,鼓励他们在香港开展研发工作。可以说,特区政府在这方面的诚意与努力,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潜力以至整个内地和亚洲的庞大市场,是很多创科企业积极考虑落户香港的主要因素。日前我便出席了阿斯利康正式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平台—香港创新园(Hong Kong iCampus)的揭牌仪式。这是全球十大药企首次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预计数年内在本港成立约100人的研发团队。作为我们的重点企业伙伴,阿斯利康这次更组织了近80家内地医药企业来港考察,实地了解香港的创科生态和经营环境。从龙头企业到相关上中下游的企业汇聚香港,将有助我们建构更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和更蓬勃的生态圈。

 

早前我在美国三藩市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也趁机与两家在矽谷分别从事医药器械,以及结合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初创企业会面。两家企业均对落户香港深感兴趣,包括积极考虑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为加速拓展亚洲业务作部署。

 

从国际顶尖药企,到矽谷的初创,以至很多其他不同行业的海外公司,也在积极考虑或已决定落户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是当中的关键吸引力:香港继续实行普通法、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资金、货物、资讯及人才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汇聚人才和资金,以及创新研发的交流和成果保障。特区政府和内地监管当局正共同推动大湾区内的数据依法、有序跨境流动,香港将同时汇聚内地和国际的数据,大大有利香港开拓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训练或推理式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这亦解释了为何在今年初的财政预算案中,我们已表明推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建设。

 

事实上,我们招商引资的工作正稳步前进。除了重点企业以外,投资推广署今年首十个月也协助了超过330间内地或海外企业在本港开设和扩展业务,同比增长30%,这些企业预计会为香港创造超过3,700个就业机会。

 

香港独特的制度优势和背靠祖国的市场优势,吸引不少龙头科企或初创考虑落户香港,同时也有不少创投或私募基金积极探讨在港扩大营运的计划,原因之一是希望吸纳更多不同来源的资金,包括来自中东的新资金。去年10月,我到沙特阿拉伯出席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FII)会议,亲身看过现场的盛况,感受到个中的商机,也积极推动他们到来香港发展。就在下周,FII的首个亚洲峰会便会在香港举行,届时中东和亚洲的政商和投资界领袖都会云集香江,相信将更有利于香港与中东的金融和投资交流。

 

此外,亚洲首只沙特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将于本周三在港交所挂牌,届时投资者将可以港元或人民币,直接在香港市场透过ETF交易沙特股市指数成分股,相关组合包括了石油巨企沙特阿美。这只ETF的资产规模是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大,可说是「一带一路」金融联通的实际范例。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两地双向的金融产品合作,让金融联通和资金流动能更宽更广。

 

事实上,近两个月港交所已先后将沙特阿拉伯交易所和印尼证券交易所纳入认可证券交易所名单,容许在这些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港第二上市。沙特交易所汇聚中东大型能源、工业及医疗行业;而印尼证券交易所则属于东南亚地区优质创新型企业的集资地。鼓励两个新兴市场的企业利用香港作筹融资,也会为它们落户香港和拓展业务提供更大的诱因。

 

在经济上,我们要不断增添新的动力;在社会民生工作方面,我们也需要团结更大力量,包括发挥好区议会这个地区服务平台、改善及优化地区服务,推动更好的社区关系和鼓励关怀互助,并反映社情民意。请大家积极参与12月10日的区议会选举投票,透过这一票,对更美好社区建设提出期许、表达期望,一起参与、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垃圾收費後 第一城明年預211萬包底 有業委不滿為違規者埋單 環團批違污者自付原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