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特首冀港人對自己及香港有信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經濟數字反映香港保持多方面優勢,而香港金融市場根基穩固、韌性十足,他有信心能守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希望香港人對自己和特區有信心。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2月4日在香港經濟峰會2024的演辭:

 

宋文禧董事總經理(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蔡冠深先生(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今年由新城廣播舉辦的香港經濟峰會2024。

 

今日是2023年12月4日,我相信這個盛會是我參與的其中一個最早以2024年爲主題的活動。新城選擇在12月舉行峰會,彙聚業界精英,以「全力拼經濟 多元創新機」爲主題,通過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展望新一年的目标,充滿前瞻性。新城舉辦的香港經濟峰會今年踏入20周年,我在此首先祝賀峰會繼往開來,繼續與香港一起茁壯成長,亦多謝峰會過去20年的貢獻。

 

今年初,香港走出疫情陰霾,實現全面與世界和内地通關。雖然環顧全球,世界經濟環境仍然複雜、地緣政治沖突不斷反覆、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但香港憑借「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經濟穩步前進,逐漸向好,在很多範疇的複蘇勢頭正面,令人鼓舞。

 

今年第三季的實質本地生産總值,按年增長4.1%,私人消費開支更按年實質上升6.3%,整體投資開支強勁反彈18.4%。服務輸出繼續顯著擴張約24%。對外商品貿易方面,今年10月的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數字均止跌回升,分别錄得按年升幅1.4%和2.6%,有分析指較市場預期爲好。

 

随着香港全面複常,今年首十個月,訪港旅客已有2,680萬人次,其中東南亞市場的複蘇強勁,相比2017和2018年同期,來自泰國、菲律賓等地的旅客量已恢複超過九成,大緻回複至疫情前水平。

 

我一口氣引用了一連串經濟數字,是想提醒大家,香港保持多方面優勢這個事實。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不應該「唱衰」自己或自我「柴台」。反之,我們應該用好我們的實力,用好我們香港人堅韌不屈的毅力、靈活應變的能力、創新創意的力量,一齊爲香港的未來發展而努力。

 

就以搞活夜市作例子。幾個月前開始有意見提出,香港的夜間經濟在疫情後暫未回複到以往的熱鬧。所以政府帶頭引領業界,彙聚社會各界的創新好主意,推出香港夜缤紛活動。一系列精彩的活動成功令更多市民多了晚上出外,亦爲旅客帶來更好的休閑體驗,刺激本地消費和旅遊業。比如在灣仔、西環、觀塘舉辦的夜市,氣氛都很熱烈,更獲得不同的區内餐廳和商場一呼百應。

 

這些好成績證明了如果我們明明見到機會在眼前,但因爲種種顧慮不去嘗試,不肯爲市民踏出第一步,我們的得着就肯定是零;反而我們全力一試,就得到不錯的成績。我相信香港人「有橋」、「有腦」,高手在民間,隻要大家齊心就事成,社會上每一個成員都可以行多幾步爲香港實現新飛躍。

 

政府正帶頭舉辦多場夜缤紛活動,包括在海濱場地,加添聖誕、新年的氣氛。雖然政府帶頭安排和推廣夜缤紛,帶旺了氣氛,但要持續刺激每日留在香港,而未有出外旅行的90%以上的港人,即700多萬港人參加夜間活動和消費,還要靠業界各方面的努力。我們要共同探讨不同方向的内容,包括如何增加吸引力、如何令内容更多元而富趣味、種類是否足夠,還有我們的服務态度如何更盡善盡美、我們如何利用創意做得更好,打赢競争對手等等。

 

在座各位業界翹楚在香港打拼多年,都知道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并非一朝一夕所建立而成。我們的金融市場根基穩固,韌性十足,雖然經曆過97年金融風暴和08年金融海嘯等的幾許風雨,但我們金融中心地位都經得起考驗。

 

爲什麽呢?香港成爲國際金融中心,并非由幾個人口耳相傳,就會成真。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今年的評估報告中,再次肯定香港作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并贊揚香港擁有穩健的制度框架、充裕的資本和流動性緩沖、高水平的金融業規管系統、運作暢順的聯系彙率制度等。

 

香港有這些成就,因爲香港同時彙聚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是其他金融中心無法比拟的強項。這令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去守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隻會變得更成功、更出衆。

 

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些近日值得大家留意的重要發展。

 

首先,在上星期,亞太區首隻、全球規模最大的沙特阿拉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上市,除了是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在金融領域合作的裏程碑,更加強香港ETF市場的全球聯系性,鞏固香港作爲亞洲領先ETF市場的地位。

 

另外,香港期貨交易所的衍生産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債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以至ETP(交易所買賣産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均創下曆年以來的九個月新高。

 

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資産管理中心,亦是亞洲最大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和對沖基金中心,以及亞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作爲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币業務樞紐,香港的離岸人民币流動資金池也進一步擴大。

 

同時,香港是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去年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債達800億美元,規模占全亞洲三分之一。我們可以善用香港在世界前列的金融及專業服務,在标準制定、項目認證等方面,爲國家、亞洲,以至全球的籌融資和綠色轉型等方面,貢獻我們強大的力量。

 

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我們會推出一系列鞏固股票市場競争力的措施,包括下調股票印花稅、檢讨股票買賣價差、降低市場資訊費用、改革前稱創業闆的GEM市場等。政府亦正全力研究促進海外發行人上市、便利上市人回購股份、維持惡劣天氣下交易等建議。

 

各位,這些就是數據,這些就是客觀事實。香港擁有成功的DNA,我對香港的前景很有信心,我對香港人靈活多變、奮發向上、衆志成城、遇強越強的本領,更有莫大的信心。我希望香港人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對特區有信心,我們會與各界一起在世界上說好香港的真實好故事。

 

除了金融之外,香港亦在多方面大力發展。就好像在創新科技,香港的新興初創生态系統排名,位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二。我們明年會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撐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推動産業發展。

 

文化藝術亦是香港蓬勃發展的新興産業。政府今個月會公布文藝創意産業發展藍圖,勾劃發展香港文化藝術、創意産業的願景、方向和政策目标,完善建設文創産業的生态圈。

 

要支持香港各個範疇的發展,人才是必要的資源。香港是亞洲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我們将發展香港成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亦會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提升職業專才教育獲得大學學位地位,把香港專上教育提到更高台階。

 

同時,政府正在全球大力搶人才。其中,香港各項優化了的人才輸入計劃,就已吸引超過70,000名人才落地香港,超過了我們訂立每年吸引35,000名人才的目标,整整超标一倍。這個成績充分證明香港這個亞洲國際都會對于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和競争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随事而制。」大家都知道,我的管治理念是「以結果爲目标」。在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洞悉先機,把握時機,轉危爲機,創造商機。我們不能局限于固有思維,不需要顧盼自憐,但一定要秉持自信,勇于突破。我很有信心,隻要香港人團結一緻,我們一定會在拼經濟、拼競争力的路上節節領先。

 

最後,我祝願今日的香港經濟峰會圓滿成功,在座各位工作順利。多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1/3選區大黨混戰 有合作有「獨鬥」 工聯會不點名指「大黨」力量強 經民聯稱區會政見差異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