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表示,與越南和老撾構建更緊密經貿關系對香港具重要戰略意義。香港與兩國的合作可從人才、人民币、以人爲本的綠色荭型三方面着手,促進建立互利共赢新格局。
以下是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12月21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
我剛在上周出訪了中南半島兩國三地—越南首都河内、胡志明市和老撾首府萬象,繼續在國際上說好香港金融故事,力求以我們的金融優勢,結合及開拓充滿潛力的東南亞市場,貢獻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構建與兩國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對香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香港與越南有着長期的經貿合作,去年越南是香港第七大貨物貿易夥伴,總額超過320億美元;香港則是越南第五大海外投資者。上周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越南,宣布兩國關系的新定位,攜手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在務實合作的基礎上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拓展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合作。
乘着習主席訪越成果豐碩、雙方簽署合作文件涵蓋30多個領域的東風,香港絕對可以藉此推動與越南建立更高層次、更緊密的合作。老撾則是區内的新興市場,政治上明年将接任印尼成爲東南亞國家聯盟輪值主席國;經濟上老中鐵路等重要基建的落成,讓其由「陸鎖國 (無海岸國家)」變爲「陸聯國」,社會經濟效益明顯。我們拟與老撾商讨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将成爲新起點,爲兩地跨境投資帶來稅務明确性,也爲未來雙邊經貿合作打好基礎。在我看來,香港與越南和老撾的合作可以從三「人」:人才、人民币、以人爲本的綠色荭型三方面着手,促進建立各方互利共赢新格局。
人才交流是所有合作的重要起點。就此,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開放老撾人才來港就業、受訓和就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也同時公布放寬越南人才來港就業和越南人申請商務和旅遊「一簽多行」來港的申請門檻。具體而言,如越南國民有确實需要經常來港,并在過去36個月曾最少三次到訪兩個國家或地區,或在過去24個月曾到香港培訓、居留或就讀等,可申請有效期爲最多24個月的多次旅遊簽證,每次留港最多14天。越南經濟近年發展蓬勃,去年本地生産總值(GDP)增長達8%,吸引香港在内的不同地區投資者加大投資,亦有越南的創科公司落戶香港拓展業務。新的簽證安排将推動兩地人才更多往來,加深彼此認識,從而推動更多商業計劃落地。
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投融資是雙方金融合作的重要領域。國家去年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額達7.1萬億元,同比增長4.4%,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總額約16.9%。與國家簽署雙邊本币互換協議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達30個,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亦有17個。今年10月老撾的人民币清算行就正式投入運作,是國家在東南亞地區授權的第五家人民币清算行。作爲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币業務中心,香港處理約75%的全球離岸人民币支付交易,擁有約1.1萬億元的最大離岸資金池,同時亦已建立包括人民币股票、債券、基金及保險等的整全産品生态圈,可以協助越南及老撾在未來探索更多人民币投融資機會。在與越南及老撾政府、監管機構和企業交流期間,我介紹了今年以來在港發行人民币債券持續增長的趨勢,首十個月的發行金額已達3,88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發行額的2,630億元。我鼓勵兩國政府及企業留意以人民币發行債券相對其他外币的利息成本優勢,未來考慮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币債券。
香港可與越南及老撾合作的另一金融範疇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越南與香港一樣,已經承諾在2050年前達緻碳中和。爲此,除了在實體經濟例如制造業及運輸出行上推動綠色轉型,越南的證券監管機構亦正計劃從監管制度和法規入手,推動上市公司作出相關披露,便利投資者以更實用及具可比性的資料進行綠色投融資。香港已在這方面着手制訂清晰明确的路線圖,包括香港交易所計劃于2025年1月落實有關提升上市公司進行氣候相關披露的上市規則修訂。此外,今年6月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公布了最終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作爲國際基準提供投資者所需的披露資料。我們會确保本地市場的披露要求符合和兼容國際基準,并會與越南分享相關經驗,協助其根據本地企業及投資者情況制訂合适的監管框架及披露要求。越南政府也計劃由河内交易所建立自願性碳排放交易市場,通過制度建設推動國家邁向碳中和。制度設計做得好,可讓投融資各方于受監管的市場、在互信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對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有莫大裨益。
在「一國兩制」優勢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無論是傳統的股債上市首發融資,以至新興的自願性碳排放交易市場等,香港都有廣受國際認可的監管框架和制度,亦準備好與越南和老撾,以及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對接、分享經驗,擔當好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堅實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