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房協轄下出租屋邨居民約四成(約3.3萬人)為60歲或以上,為更好支援居民精神健康需要,「房協友里」團隊去年11月與新生精神康復會及香港藝術中心,於葵涌荔景半山逾45年歷史的祖堯邨展開為期兩年的「心靈友善屋邨」計劃。經過一年實踐,居民透過參與活動、成為義工及美化屋邨環境等,變得開心積極。房協稱視乎其他屋邨不同需要及資源等,揀選下一個屋邨推行計劃,期望可推廣至更多屋邨。
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總監吳家雯說,據去年一項有關長者情緒健康的調查,三分之一受訪長者在新冠疫情下因生活節奏被打亂,減少社交接觸而情緒受困,包括孤獨、焦慮和抑鬱,而很多時被情緒困擾者不自知,故房協2021年成立「房協友里」團隊,建立屋邨為本的鄰里互助環境,並與不同界別組織合作,及早支援居民。
邨內商戶設加油站 供品茶靜觀
率先作為「心靈友善屋邨」計劃試點的是祖堯邨,透過3方面帶出正向生活信息:進駐的藝術家與居民合力創作3幅壁畫,美化屋邨環境之餘,亦提升居民間和諧感、歸屬感及社區參與;培訓義工居民成為「心澄大使」,先教會他們情緒管理和身心健康知識,再透過組織靜觀藝術活動,向其他居民推廣專注、放鬆及感恩等正面心態;與邨內商戶合作設立「心澄加油站」,例如讓居民品嘗花茶及練習靜觀等。
團隊一聲問候 閉門長者破繭
經過一年實踐,吳家雯樂見居民在參與社區活動方面更積極,例如遇見街坊會打招呼聊天,亦吸引更多居民做義工,如滾雪球般鼓勵更多居民參加活動。此外,吳說當房協駐邨社工發現居民有精神健康需要,會以個案管理模式介入,提供情緒支援,有需要會轉介到合適社區服務,例如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77歲阮燕齡是其中一名「心澄大使」,4年前因丈夫過身和疫情影響,情緒大受打擊,有近一年封閉家中。寒冷的某天,她接到「房協友里」職員來電,問候她「天氣咁凍,你夠唔夠衫呀?」頓然感到有人關心十分溫暖,加上有晨運朋友鼓勵,決心不再自我封閉,勇敢踏出家門接觸社區。她參加「房協友里」活動並成為義工,由陰霾籠罩到成為「心澄大使」,她謙稱「我幫人唔係幫到好多」,只是探訪時向居民介紹活動,邀請參與,鼓勵他們不要「困住喺屋企」。她說,一同晨運的朋友都說她比以前多了笑容和更健談。
建鄰里網絡 助街坊適應重建邨
就屋邨重建項目,吳家雯表示房協的舊區重建策略主要是原區安置,以明華大廈第一期為例,屋邨管理團隊與當區社會服務組織合作並設服務隊,為居民提供信息互助平台,舉辦新屋邨簡介會、導賞團等,「房協友里」團隊亦會建立屋邨鄰里互助網絡,讓舊居民帶新居民認識新環境,幫助更快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