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撰文表示,地缘政治局势发展、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重组等因素正重塑企业的生产线布局和出口模式,香港在贸易和多个相关的专业服务基础坚实,可把握良机。因此,他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在贸易相关融资、市场拓展和谘询服务、标准认证及企业培训等方面服务企业。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3月17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近年,国际贸易格局正不断转变。本港的货物出口中,传统欧美市场即使仍然重要,但占比却显著下降,例如输往美国的出口占比由2003年的18.6%,降至去年的6.5%;同期输往欧盟的占比亦由10.5%降至去年的6.6%。反观输往东盟的出口占比则由2003年的6.1%上升至去年7.9%,成为本港继内地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输往中东的占比亦升至3.3%。
地缘政治局势的发展、全球制造业的分工调整及供应链重组、加上邻近设备优良港口的涌现,正重塑企业的生产线布局和出口模式,也影响着本港的出口表现。一些海内外大型制造商过去几年已着手调整供应链布局,但不少中型制造商还未做好部署。此外,一些主要经济体正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等方面的要求,以及高息环境下贸易融资困难等问题,都为不少企业带来挑战。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全球贸易融资缺口进一步扩大,估计相等于全球商品贸易额一成(即2.5万亿美元)。
香港在贸易及多个相关的专业服务基础坚实,具备充足的条件捕捉这些转变带来的机会。当中关键是如何在协助企业加强管理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过程中,透过聚焦更高效的工商专业服务,为企业的跨国业务创造更高价值。
这是我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背后思路。我们的目标是透过设立单一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谘询及人才和企业培训等,吸引内地生产企业来港设立管理离岸贸易的区域总部。据估计现时单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便有五万多家中型生产企业,它们当中不少涉及海外业务,并且都有把部分制造工序「走出去」的需要。香港丰富的经验和优良条件,正可服务它们所需。
贸易相关融资
香港高效可靠的资讯、先进稳健的金融基建,让我们具优势为贸易企业提供多元的融资选择。在全球首100大银行中,逾70家在香港经营,包括多家在全球贸易融资市场处于领导地位的银行。落户香港的内地企业将可获得效率较高、成本更低的贸易融资服务。此外,由金融管理局推出、汇聚企业资料的商业数据通,已有26家银行及13家数据提供方参与。在企业授权下,参与银行可更快获取贸易相关数据,简化其贷款审批过程。截至去年底,这项安排已促成了超过13, 000宗贷款申请和审查,涉及的信贷批核总额估计逾117亿元。
在贸易结算方面,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将于今年推出第一阶段服务,届时香港将成为全球其中一个率先以央行数码货币(CBDC)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结算的地方,大大提升跨境支付的速度,并降低相关成本。
为有效管理订单的风险,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除了承保在香港付运和转口的货品外,亦承保香港保户在海外采购或生产,然后由当地直接付运予买家的货品。今年1月,我们已把信保局的法定最高负责额由550亿元增加至800亿元。落户香港的内地企业,除可利用出口信用服务更好管理风险之外,亦可透过保单更容易取得出口融资。此外,企业亦可利用信保局的买家信用调查及市场信息分享等服务,稳慎发展业务。
市场拓展和谘询服务
内地企业走出去或海外企业走进来,都需要多方面的资讯,才能为业务开展及供应链布局作出合适的决策和管理。香港贸易发展局一直透过不同计划,支援在港的内地企业「走出去」,到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在内的国家设立据点,例如T-box升级转型计划便透过提供一站式的商业运作、生产及供应链方案、市场资讯等谘询服务,及工作坊及交流对接会等,帮助香港企业在品牌升级、数码转型、生产及供应链方案、市场开拓及可持续发展等范畴上提升竞争力。
标准认证及企业培训
香港的专业服务机构对跨国供应链、海外市场的合规、劳工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拥有丰富知识和经验。我们会促成不同机构(例如教育或培训机构)和业内人士合作,为拓展到海外的内地企业提供ESG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它们建立良好商誉,拓展市场。标准认证方面,香港品质保证局一直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并提供相关的认证、评审、验证及培训等服务,可协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变局,我们除了大力打造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贸易融资中心,同时正加快推动香港国际创科中心的发展,引进更多重点的创科企业。继去年10月我们公布约有30间重点企业落户或扩展在港的营运,本周我们将迎来第二批约20间企业。连同第一批重点企业,它们将会在香港合共投资超过400亿元,创造逾13,000个就业机会,当中大部分为科研和管理职位。这些重点企业都会助力其把相关范畴的上、中、下游企业群聚在香港,推动整个创科生态圈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