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博物館明天起,將免費展出150套河南出土、來自夏商周三代的文物,兩成多是首次離開河南展出。 該兩成多的展品,包括這個銅製的「爵」,是夏代的酒器,東周時期已不再用,但「爵」就成為貴族封號的等級,即所謂「加官進爵」。 這個老虎頭,是商代一個青銅酒器的瓶嘴,手柄就是貓頭鷹樣,出土自商代皇後婦好的墓,符合她女將軍的形象。 成語「一言九鼎」經常聽到,「九鼎」其實指祭祀禮器,好似這套青銅的九鼎八簋九鬲,在西周時期應該是天子才能用,但這套就屬諸侯國鄭國所有。 古時青銅器器皿的名字,可能會看不會讀。這個展闆為每個字配上廣東話同音字和普通話拼音,例如平時我們說吃九大簋的簋,就可以讀成路軌的軌。 這個人臉是由58塊玉片組成,屬西周時期貴族用的葬玉。古人認為玉可以封存精魂,令屍體不朽。 今次展覽共展出逾150套夏商周的文物,當中33套屬國家一級文物。館方稱根據歷史,夏商周都在河南建都,所以今次文物都是來自河南。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表示:「我們整個河南、整個中原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中,特別是三代來講,它是奠定基礎的時期,包括我們的青銅文明、禮制文明,它影響我們以後幾千年的歷史發展。」 展覽周三起免費開放,展期至7月8日,館方預料吸引12萬人次參觀。今次亦是政府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有份協辦。
歷史博物館周三起展出150套河南出土夏商周文物 部分屬國家一級文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