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國家安全威脅猶在 仍須做好保護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維護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國家安全威脅仍在,必須繼續做好保護工作,包括做好解說、強化内部制度、全力防範制止和懲治,并做好國家安全教育。

 

至于拼經濟、謀發展方面,李家超說,會更好結合有爲政府和高效市場,追求更多成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也會把握好國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機遇,并建立人才高地。

 

其他會加強推進的重點工作包括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爲香港開創無限機遇,以及發展内部經濟,包括旅遊業、消費和投資,也會繼續支援中小企持續發展。

 

以下是行政長官、香港特别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李家超4月15日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的演辭:

 

尊敬的夏寶龍主任(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尊敬的周霁副主任(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尊敬的鄭雁雄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尊敬的張勇副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尊敬的董經緯署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李永勝署理特派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别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兆兵副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政治委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十周年,也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的第一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意義重大。剛才聽了夏寶龍主任語重心長的主旨緻辭,我深受感動和鼓舞,對夏主任一直對香港的關心、指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總體國家安全觀

 

今天的主題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重大戰略,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治理體系,涵蓋傳統安全,例如政治、軍事、國土和非傳統安全,例如經濟、金融、文化、社會等20個安全領域,環環相扣,成爲我國有效應對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勢重大變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爲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風險、保持社會穩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香港經曆了2019年黑暴、港版顔色革命的慘痛日子,境外勢力仍時刻對香港虎視眈眈,正值臨近《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四周年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上月生效之際,我們必須堅持維護國家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沒有國家安全,就不會有穩定的環境,更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香港特區面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爲和活動可透過不同的手法策動,例如煽動大規模動亂破壞、發動顔色革命、刺探國家秘密、竊取軍事科技、癱瘓關鍵基礎建設、發動恐怖襲擊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爲和活動詭谲多變,破壞力強,可以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社會設施嚴重破壞、軍事受到打擊,政權被颠覆、經濟嚴重損失、社會陷入混亂癱瘓,生活苦不堪言。

 

我們必須提高警惕,認清危害國家安全行爲和活動的特性,并加以防範和制止。

 

第一是它的突發性。2019年的黑暴、港版顔色革命的爆發,良好的香港市民都難以想像會發生,都是突如其來的。最近發生在莫斯科音樂廳造成百多人死亡的恐怖襲擊,同樣是突如其來,難以預料。

 

第二是它的持續性。敵對勢力,從根本上,是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攻擊我們,這些敵意态度會是長期和持續性的,不會自然消失,因此,敵對勢力的威脅會持續伺機攻擊,情況就如病毒一樣,不會因爲我們已打了疫苗,病毒就停止襲擊我們,病毒不會自動消失,同樣道理,有了國安法律的保護,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仍會像病毒一樣繼續襲擊我們,因此我們不能好了傷口忘了痛。

 

第三是它的隐閉性。外國情報人員或外國代理人會隐藏于不同行業作掩飾,間諜甚至會以平民百姓的身分結婚生子,幾年後才作出例如爆炸的恐怖活動或者竊取國家秘密後銷聲匿迹。

 

落實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香港回歸祖國26年多,終于在今年3月19日履行了《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立法會全票通過,特區完成等待了26年8個月19天的曆史使命。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香港有了有效疫苗,但國家安全威脅,像病毒一樣,仍然會侵襲我們。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做好保護工作,未來特區政府會在四方面落實好《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相關工作:

 

繼續做好解說。保安局和律政司會繼續做好解說工作,讓大家更了解條文内容,包括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條例明确尊重保障人權、條例的執行堅守法治原則等。

 

強化内部制度。特區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門會就《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規定,積極審視和強化内部制度,尤其在培訓方面,要确保人員明白條例和當中要求,不容許不利國家安全的行爲。

 

全力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政府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執法部門要做好培訓工作,确保人員熟識相關權力和責任,明白使用權力的基礎和元素,确保用得其所、用得其法、用得其理,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爲和活動;亦要加強情報收集和分析能力,防範間諜活動和境外勢力的滲透和破壞,并建立預警系統抵禦重大風險,保持社會穩定。

 

做好國家安全教育。特區政府會把國家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融合發展,由政務司司長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利用不同媒介在學校和社區推廣,以中華文化、中國曆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爲主軸,注入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等公民美德教育,使維護國家安全成爲學生和市民日常生活的部分。另外,我們要建立以弘揚愛國愛港爲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适應的主流價值觀。

 

由治及興、全速前進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3月23日正式生效,香港建立了安全屏障,鞏固了由亂到治的護土牆,讓香港可以無後顧之憂,輕裝上陣,我們可以昂首闊步,在由治及興的康莊大道上,全速前進,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共同創造一個更繁盛、更美好的家園。

 

在拼經濟、謀發展方面,特區政府會加強推進五方面的重點工作。

 

第一,更好結合有爲政府和高效市場,追求更多成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我們會繼續吸納企業、吸納人才,同時與市場緊密合作,爲香港引入更多商機、更多資金。爲締造更便捷的營商環境,我已經指示各單位進一步審視和簡化行政程序、有爲地拆牆松綁、積極穩妥推動改革,做到既有效監管,亦結果累累。特區政府會推動各項大規模發展,包括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新發展區、大學城等,既是投資未來,擴大發展容量,同時拉動建築工程和相關行業的經濟增長,增加職位。特區政府繼續以結果爲目标,積極推動和落實各項産業藍圖和行動綱領,例如落實《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推進高端的航運服務業,應對市場環境改變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發揮新的系統建設,例如新組成的文創産業發展處,會以産業導向的原則,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産業化發展。我們會繼續團結和動員社會力量,在海内外說好香港故事。

 

第二,把握好國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機遇。我們會發揮香港在基礎研究、人才、金融、專業服務和國際化等獨有優勢,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我們将透過八大中心的建設,積極貢獻國家自主創新的能力、現代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我們也會促進新型産業的生态圈建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制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的新增長引擎。以人工智能爲例,我們會加快超算中心的建設,提供資助給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我們會豐富本港人工智能生态圈,推展數字經濟;剛舉行的數字經濟峰會,雲集了國際業界的精英翹楚,充分體現了香港在國際數字經濟發展的優勢。在系統建設方面,即将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會由數字政策專員帶領,專責制訂數字政府和數據治理等政策,全力推動政務數字化。

 

第三,建立人才高地。政府自2022年上任以來,推出多項搶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計劃,全力建設人才高地。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成績超額兩倍的表現,足以證明香港的吸引力。未來,我們将繼續用好香港同時享有的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的特點,加上全球五間百強大學的一流教育建設,鞏固香港成爲國際人才高地。我們會全力建設香港成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提升政府資助非本地大學生限額一倍,讓更多優秀學生可到港落地生根。同時,爲了支持新質生産力産業對于技術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香港已于上月成立香港第一間應用科學大學,這是本地職專教育的重大裏程碑;讓青年人盡其才,除傳統行業外,開辟創新性、科技性、應用性的多元發展路徑。特區政府愛才、惜才、育才,已成立的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香港國際廉政學院、香港國際航空學院、香港财富傳承學院等會繼續傳承育人,貢獻國家人才強國戰略。

 

第四,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爲香港開創無限機遇。我們會把握好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做好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以總部經濟的旗幟,招攬内地和國際的龍頭企業在香港開設分部,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爲協助内地産業鏈向海外延伸,香港會緻力成爲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爲走到海外的企業提供專業服務、貿易融資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企業培訓等,以香港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亮麗名片,支援國家企業的海外布局,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此同時,我們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大灣區互聯互通,強化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發揮好香港的一流專業服務、與世界接軌的監管制度和市場優勢。政府會繼續連同工商、專業界的領袖和代表組織外訪團,積極開拓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東和其他潛力大的市場商機。

 

第五,發展内部經濟,包括旅遊業、消費和投資,也會繼續支援中小企的持續發展。我們會繼續開拓海外及内地旅遊市場。旅遊發展局會舉辦國際大型活動,推動盛事經濟,拓展多元化旅遊體驗、強化客源市場宣傳和支持旅遊業界提升服務素質。今年訪港旅客預料有5,000萬人次,較去年增加接近一半。根據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帶來0.1%本地生産總值的增長。在提振内部消費方面,全港18區推動日夜缤紛活動。我高興見到很多不同行業的經營者,包括餐飲、零售、本地旅遊等,都清楚認識到消費和需求的轉變,包括港人到内地消費和訪港旅客不再隻重視購物而追求體驗或特色的旅遊元素等,正不斷推陳出新,提升品質、加強服務、優化消費體驗。政府會做好主導工作,搭建平台,推動更多有助本地餐飲零售行業的活動,業界要主動、創新、精益求精。我相信憑着香港人不斷求進的精神,一定會再次發揮靈活多變、善拼敢赢的精神,創出新亮點、新競争力。

 

結語

 

各位嘉賓,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堵塞了國家安全的漏洞,有利于保障香港全體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有利于增強企業投資信心,爲投資者創造一個更公平、透明、穩定的營商環境;有利于吸引資金和人才,提升香港競争力和經濟拼搏力;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市民安居樂業;有利于社會穩定,民生改善;有利于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紅利。

 

隻要我們團結一緻,大家齊心協力,香港一定會再創輝煌,爲強國建設、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貢獻。多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文憑試】明舉行數學科部分考試 考評局稱密切監察「報到易」運作情況

4月15日 社評摘要(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