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延續嶺南傳統通草畫

  圖:劉曉君作品。\受訪者供圖

  在劉曉君的觀念中,葉脈畫是嶺南傳統通草畫的延續。通草畫十九世紀興起於廣州,主要用於出口。由於那個時候紙張價格昂貴,非畫匠所能擔負。所以畫匠們取通草莖髓,切成薄片,加工後做「紙」,便產生了風靡當時的通草畫。

  二○一四年,劉曉君在廣州首次接觸到通草畫,瞬間就被其色彩和畫風所吸引。由於自己專業的美術功底,沒有多久就掌握了通草畫的概念和技法。「傳統的通草紙面積較小,限制了作品創作的尺寸。同時墨色容易揮發,作品不易保存。」

  「南方植物豐富,生長周期短,若使用琴葉榕替代延續,則彌補了通草畫的材料應用範圍。」劉曉君表示,琴葉榕等植物製作工藝相對簡單,無毒無害,也可以大畫面創作,並且永不褪色。

  「葉脈畫薄如蟬翼、色澤自然,具有葉黃而不脆、筋絡彎曲而不斷、手感如絲麻等特點。」劉曉君表示,葉脈畫加工過程全靠人力,且工序繁瑣,因而成品製成時間較長,相較於現代機械化生產製作工藝品而言,具有較大劣勢,現仍在堅持全手工製作葉脈畫的藝人極少。

  「葉脈畫目前正在申請龍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希望通過申請非遺,將葉脈畫能夠傳承和發揚下去,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美和更多藝術的享受。」劉曉君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藝術距離:以畫魚為例

花冠男裝女立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