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社評:適逢昨天是旨在保護環境的世界地球日,香港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相關法例同日生效。觀乎業界和市民反應,對於「走塑令」大緻上沒有顯著抗拒感……… 情況跟一波三折的垃圾收費政策,形成強烈反差。 現在流傳一個講法,垃圾收費政策就算押後至八月一日實施,依然有可能再度押後,或胎死腹中。假如再延遲實施,政府不妨以「走塑令」作為殷鑑,好好研究一下,怎樣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誘導市民改變生活習慣。 明報社評: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措施昨天起實施…… 標誌香港「走塑」踏出重要一步。實施初期難免有人不習慣,認為替代品成本較高,或不如膠刀叉膠飲管好用。 然而不管是走塑、減廢還是減排,這類環保政策的本質,就是透過政府管制、減少使用誘因,從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習慣,託辭「擾民」嫌貴不為,是將禍患留給下一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富裕社會須有相應擔當,期待垃圾徵費和第二階段「走塑」落實有期,不會束之高閣。
4月23日 社評摘要(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