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7月中推出
公益广告

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7月中推出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将于7月15日推出,为重投劳动市场的中高龄人士提供津贴。他期望计划可进一步释放潜在劳动力,同时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另外,两名工人日前在沙田一宗工业意外中丧生。李家超指出,工业安全是工程负责人、分判商、持份者、从业员等共同肩负的责任,该意外再次提醒大家应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同类事件发生。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4月26日在2024年劳动节酒会的演辞:

 

各位劳工界朋友、各位商界朋友、各位嘉宾、各位同事:

 

我很高兴今日与来自不同界别、关心劳工事务的朋友一起庆祝劳动节。首先,我祝愿大家劳动节快乐。我亦向所有辛勤工作,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打工仔女,表达我的谢意。

 

香港总劳动人口超过380万,他们每一个都是社会蓬勃发展的基石,每一个都是这个共同家园的重要成员。一直以来,政府都很关心本地劳工的福祉,尤其是他们的职业安全及健康。星期一在沙田发生的一宗工业意外导致两名工友不幸丧生,令人痛心。渠务署、劳工处和警方正严肃调查意外成因,追究责任,防止同类型事故发生。

 

今次事件再次提醒所有雇主和雇员都要提高工业安全意识,防止同类意外发生。我们要紧记工业安全是每一个工程负责人、分判商、持份者,以至从业员等,都要共同肩负的责任。每名雇主必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空间、充足的培训、健全的装备,每名工作场所提供者要提供妥善和符合安全守则的工作环境,而每名雇员亦要自觉遵守安全守则,在前线遇上工业安全问题要马上向雇主反映,共商改善方案。

 

企业要时刻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积极以及多利用机械、科技,取代人手在高危地点工作等减低职安风险的措施,严格执行每项安全指引,并推行奖罚机制以提高工友的安全意识等,确保维持工业安全的文化,植根于每一个参与所有工作程序的人士之中,让每一位打工仔女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劳工处时刻检视各行业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守则,并发布不同的实务指引,敦促业界全面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职安健法例和规则。

 

另一方面,政府正推动业界善用先进科技,全力消除各类工程的潜在风险,提升建造业安全。发展局由去年开始,已要求超过3,000万元的工务工程合约全面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并资助私人发展项目应用系统,构建安全工地环境。

 

上个月,劳工处和职业安全健康局主办了第一届职安健创科博览,推广职安健的创新技术,促进业界的安全操作,提高年轻一代对职安健的认识和关注。政府会继续鼓励业界采用合适的科技设备,减少意外发生。

 

香港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增加劳动力,为新产业、新业态开辟新路径。政府除了培育下一代成为具备专业才能的生力军外,亦鼓励中高龄人士重返职场。

 

我在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推行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为重投劳动市场的中高龄人士提供津贴。试行计划将在7月15日推出,我期望计划可进一步释放潜在劳动力,同时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此外,雇员再培训局正加强本地培训及推动就业,并落实调高再培训津贴的每月限额至8,000元,亦推展培训就业一条龙试行计划,让人力短缺行业的雇主以「包班」形式提供职前培训,减轻招聘困难。

 

政府亦继续秉持与雇主和雇员三方协商的原则,充分平衡劳资关注,改善雇员权益。劳工顾问委员会已经就检讨现时俗称「418」的连续性合约规定达成共识,将有关规定放宽为四星期工时合计不少于68小时。规定放宽后,将有助加强保障较短工时的雇员。政府已展开相应的法例修订工作。

 

最低工资委员会亦已完成研究优化法定最低工资的检讨机制,并向政府提交报告。政府正仔细考虑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审慎厘定检讨机制的未来路向,短期内公布决定。

 

我在去年劳动节酒会,宣布政府将于2025年5月1日实行取消强制性公积金「对冲」安排,并推行为期25年、涉及超过330亿元的政府资助计划,协助企业适应。劳工处正全力筹备,并会加强宣传。

 

未来一年,政府会继续与劳资双方紧密沟通,共同推动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打工仔女谋福祉、添幸福、让市民安居乐业,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多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23條立法】歐洲議會譴責立法促釋放黎智英等人 港府強烈反對

警方屯門的士檢大麻花拘三人 追緝涉案私家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