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香港氫能發展策略預計下月發表

環境及生态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正參考國家的氫能産業發展基本原則、業界和專家意見,以制訂氫能發展策略。局方期望6月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爲日後更廣泛使用氫能做好準備。

 

以下是環境及生态局局長謝展寰5月15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

 

留意新聞或是科技發展的朋友都知道,發展氫能是近年國際間一個火熱的議題。亞洲,日本和南韓正在大力推動氫能汽車和氫能的使用,我們國家更着力全面發展氫能技術和産業,鄰近的佛山就是其中一個氫能的發展基地。香港也沒有忽略這個重要的發展,環境及生态局在2022年已經成立一個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包括運輸及物流局、發展局、保安局、環境保護署、機電工程署、消防處、運輸署、海事處、規劃署、地政總署、屋宇署及建築署,一同探索氫能在香港的發展和未來方向。大家可能會留意到,市面上已經有一輛氫能雙層巴士在路上行駛,公用加氫站也在建設中,未來會有更多氫能項目在香港推出。

 

爲什麽國際間會突然關注氫能起來?氣候變化引緻的極端天氣,威脅着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活動産生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世界變暖的速度比過去2,000年的任何階段都要快。其中,燃燒化石燃料(例如煤、天然氣、石腦油等)産生大量的碳排放,是加劇全球暖化的主因。爲了從源頭解決碳排放的問題,全球各地一直積極發展潔淨低碳、高效的新能源。

 

現時全球都在尋找如何減少碳排放的技術,氫能燃燒後隻産生水蒸氣,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空氣污染物。發展氫能是其中一個有望幫助實現碳中和目标的技術選項。氫能可替代傳統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它可以用于發電、交通運輸、工業等多個領域。

 

氫也可作爲能量載體,幫助解決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系統的儲能問題。當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應充足時,可以使用多餘的能源來産生氫氣,然後在需要時再轉化爲電力或其他形式的能源。這有助于降低對有限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對這些能源的需求,以及平衡能源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差異,提高能源系統的穩定性。

 

未來數十年,因爲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地都要綠色轉型,這會帶來對綠色能源和各種低碳技術的龐大需求,因爲上述原因,氫能的未來潛力很大。此外,發展氫能還會鼓勵技術創新和研發,氫能産業的發展也可以帶動相關技術和設施的建設,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香港雖然地少,人口密集,不容易成爲綠色能源的主要生産基地,但可以利用氫能幫助香港綠色轉型,邁向碳中和。作爲一個國際城市,香港可以成爲綠色低碳技術的示範窗口,助力對外輸出内地和香港研發的技術和産品。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更可幫助各地的綠色轉型提供綠色融資和專業服務。因此,我們正在爲氫能在香港的未來發展制訂策略,讓香港也可以把握氫能發展的機遇。

 

不過我們不能太過急進,氫能應用在國際上現時仍然處于發展初期,氫能未來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還要決定于其經濟效益會否高于其他綠色低碳技術。現時使用化石能源生産的灰氫成本較柴油貴約一倍,而灰氫亦隻能作爲氫能發展的過渡用途。零碳氫能的最終目标是用可再生能源生産的綠氫,但現時供應甚少,成本更較灰氫高出甚多。雖然綠氫和相關産品的成本随着用量會逐漸下降,但其他綠色低碳技術的成本也在下降中,往後綠氫在成本上能否有優勢,現時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制訂本地氫能發展的策略時,必須爲其未來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保留彈性。

 

國家的《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至2035)》提出了氫能産業發展四大基本原則:一是創新引領,自立自強:積極推動技術、産品、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集中突破氫能産業技術瓶頸,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争力;二是安全爲先,清潔低碳:強化氫能全産業鏈重大風險的預防和管控,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三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探索氫能利用的商業化路徑,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産業規範發展;四是穩慎應用,示範先行:統籌考慮氫能供應能力、産業基礎、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水準,積極有序開展氫能技術創新與産業應用示範,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擁而上。

 

香港作爲一個國際金融商業城市,很多資源和産品都要倚靠進口,在氫能的發展和使用上我們不能追求像國家一樣全面和規模。但是在克服香港發展氫能需要面對的各項挑戰上,國家的氫能産業發展基本原則總體上是很好的參照。環境及生态局正參考這些基本原則,按香港本身的情況制訂氫能發展的策略。我們已經聽取了不少業界和專家們的意見,期望可在下個月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爲将來氫能的更廣泛應用及早作出準備,讓香港可以抓住氫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種種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賀一誠引述夏寶龍指中央將全力支持澳門維護國安 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社工註冊局爭議】行會通過改革註冊局 主席伍銳明指未獲政府諮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