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完成首次48小時跨境救援演練,本港派出跨境救援隊及消防車到廣東省江門市參加。當局稱,演練是要測試未來會實施的大灣區應急救援機制,一旦發生災難,加強互相救援。 演習模擬廣東省江門市發生6.2級地震,大量建築倒塌,泥石流造成多人被困。本港及澳門消防隊接報後趕到現場,連同廣東的消防員及搜救犬合作救援,在泥石和瓦礫中搜索失蹤者。 兩天的演練項目,還包括從危樓遊繩而下,模擬半空吊運傷者,直升機亦「出動」。香港及澳門分別派出27人及13人參與演練,部分曾參與土耳其地震救援行動。本港亦首次派出消防車,包括災難應變救援車,到內地參與行動。 香港跨境救援隊隊長招健鷹稱:「七個項目更加由粵港澳三地救援人員合力完成,考驗我們救援隊專業和三地人員協作能力。我們三地更攜手準備『戰地』晚飯,此烹飪行動充分體現三地人員團體精神,令我們困境中大家無分彼此。有一樣東西是這裡獨有的,就是泥石流事故(場景),想借今次機會汲取處理泥石流事故經驗,希望可以帶回香港作緊急部署。」 現場還停泊了廣東各地特種救援車輛,設有帳篷作為聯合指揮部,讓救援人員過夜等。上空有無人機盤旋。 不過三地救援術語、裝備不同,會否出現問題? 香港跨境救援隊小隊副隊長劉偉康指出:「操作工具種類少許分別差異,是有少少影響效率,但我們迅速經過溝通交流,不停調節操作救援模式,令整個事故操練途中及效率增加。」 今次演練是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作準備,三地政府預計六月中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期望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整體救援水平。
粵港澳完成首次48小時跨境救援演練 測試大灣區應急救援機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