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美菲狼狽為奸,只能說明美國心虛”
公益广告

“美菲狼狽為奸,只能說明美國心虛”

6月2日,為期三天的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正式落幕。近期,由於菲律賓頻繁挑釁導致中菲南海問題升溫,南海局勢因此成為“香會”的關注焦點議題之一。

觀察者網注意到,5月31日的“香會”開幕晚宴上,主辦方邀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作主旨演講。這是2009年第8屆香格里拉對話會開始設置開幕晚宴主旨演講環節後,菲律賓總統第一次作主旨演講。

“馬科斯做開幕演講,是主辦方的精心安排”

香格里拉對話會是由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於2002年開始舉辦的多邊論壇,因其每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而得名。

軍事專家趙小卓告訴觀察者網,“香會”是由美西方主導、為美西方利益服務的,“這次請馬科斯做開幕演講也是主辦方的精心安排”。

軍事專家張軍社認為,主辦方抓住地區存在的矛盾,邀請矛盾當事方進行演講,也有引發“交鋒”、吸引眼球的意圖。

今年“香會”,主辦方除了邀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做開幕晚宴演講和之外,還邀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會。

值得注意的是,“香會”現場沒有出現俄羅斯代表。據路透社報道,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代表就沒有出現在“香會”現場。

到底是主辦方沒邀請,還是俄羅斯代表團拒絕參會不得而知。

趙小卓認為,俄羅斯受邀但不參加的可能性遠遠小於香會沒有發出邀請的可能性。他提到,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主辦方就沒邀請俄羅斯的官方代表,反而邀請了俄反對派人士。

“這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主辦方的態度和立場。”張軍社說,雖然“香會”一直聲稱公平中立,但其議程設計、邀請對象等都有被美西方國家影響的痕跡,實際上是西方國家在搭台“唱戲”。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第21屆“香會”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菲律賓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馬前卒”

在“香會”開幕晚宴主旨演講中,馬科斯講到,菲律賓面臨著從氣候變化到地區緊張局勢加劇等一系列挑戰,主要內容包括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維護東盟中心地位、呼籲中美理性競爭等,並且因為頻頻提及美國引發關注。

趙小卓指出,菲律賓代表之前在“香會”上的發言都是比較謹慎、克制的,但馬科斯這次講話很出格、很有攻擊性。結合菲律賓近期的表現說明,至少在馬科斯這個任期內,南海問題會是個很大的挑戰,目前菲律賓明顯已經選邊站隊,甚至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馬前卒。

與菲律賓上屆政府不同,馬科斯上台後,美菲高層交往頻次增加,軍事合作明顯加強。

趙小卓表示,在軍事上,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地區是三線部署,原本有“三條島鏈”。“過去美軍的部署基本都在日本和韓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比較弱,而最近一年來,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大大加強。”

借助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美國先後獲得了9個菲律賓軍事基地的使用權,美軍得以在這些基地進行輪換,以及儲存防務裝備和補給。

“其最終目的是在台海或南海爆發危機時,讓菲律賓成為美國幹預整個地區安全形勢的重要抓手。”趙小卓指出。

除此之外,美菲還通過舉行演習強化軍事聯系。

菲律賓和美國在4月底舉行了“肩並肩2024”演習。美國《防務新聞》網站透露,在這場演習中,美軍借機測試了菲律賓向其開放的軍事基地的戰略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以演習為由,在菲律賓部署了中程導彈系統。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方首次在海外和亞太地區部署中導,也是美方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後首次部署此類武器。

《中導條約》訂立於1987年,根據該條約,美蘇雙方決定不再保留、生產或試驗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作為核武器運載工具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

“美國認為,在西太地區,中國的導彈很強,美國的弱勢在於,面對中國的導彈,只能靠反導,但反導成本太高、且技術難度太大,因此美國現在想改變策略,要‘以攻對攻’。”趙小卓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就放風要在西太地區部署中導,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都不敢接受。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如果允許美國部署中導,對整個地區安全形勢意味著什麽,中國將會有非常強烈的反應。

“但這次菲律賓接受了,這是菲律賓又一次出格舉動。雖然此次美方是以演習為由,在菲律賓部署了中導,這種部署好像是臨時性、暫時性的,但部署的行為已經存在。我們不清楚是否會撤走,即便撤走,這個口子開了之後就意味著,之後若有需要,美軍會隨時再部署。”趙小卓補充道。

4月7日,由C-17運載的“中程能力”導彈發射系統抵達菲律賓。(美國陸軍)

美菲強化軍事聯系的同時,美日澳菲的軍事互動的愈加頻繁。

2023年6月,借第20屆“香會”舉辦之機,美日澳菲四國防長在新加坡舉行了首次會談,今年5月,四國防長在夏威夷舉行第二次防長會談。

美國彭博社報道稱,五角大樓官員私下將美澳日菲的新興地區夥伴關系稱為“小分隊”(SQUAD)。

這一多邊機制成為繼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美英澳安全合作夥伴關系“奧庫斯”(AUKUS)之後,華盛頓用來在亞洲對抗中國的眾多地區夥伴關系之一。

張軍社表示,澳大利亞和日本是美國所謂“印太戰略”的“南北雙錨”,澳大利亞是“南錨”,日本是“北錨”,都是美國的打手、爪牙。美國想拉攏菲律賓,拉上日澳一起無非就是為了壯大聲勢。

“菲律賓勾連美國等域外勢力,實際上是在拉大旗做虎皮,為他在南海挑釁中國打氣,這是他的核心目的。這一做法對中菲關系造成了嚴重破壞。”

張軍社認為,菲律賓近期之所以頻繁挑釁中國,甚至故意讓船只在黃巖島與中國海警船進行碰撞,是為了將美國真正拉下水。因為美國為了煽動菲律賓挑釁中國多次表示,如果菲律賓水手或士兵死亡,菲律賓可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條約》。

《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於1951年8月簽訂,核心條款規定“在太平洋海域對任一方領土與對其在太平洋的軍隊、船舶或飛機的武裝攻擊,兩國將依約采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

“美菲狼狽為奸,只能說明美國心虛”

“香會”期間,美國防長奧斯汀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被問過類似的問題:若有菲律賓公民或軍人被殺害,是否會觸發《美菲共同防御條約》?

奧斯汀在表示不願揣測的同時,強調共同防御條約堅定如鐵。馬科斯則說,這將與菲律賓定義的戰爭行為非常接近,“幾乎肯定越過紅線”,菲律賓將作出相應的回應,並相信會獲得條約盟友美國的支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告訴觀察者網,他認為,美菲再提《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的表態是老調重彈,並無新意。美國要“以海制華”,馬科斯要“倚美制華”,南海問題成為雙方一拍即合的抓手。

“美國重申對菲條約承諾,無非是想給菲律賓繼續在南海挑事撐腰打氣,馬科斯則想借美國的靠山來說服菲國內對他強硬做法的支持。當然,美菲雙方也想以此來嚇阻中方的維權行動,但這不會產生實際效果,雙方也是心知肚明。”

項昊宇認為,這次雙方的表態更像是一次“例行公事”。“如果細品兩人的表態,可以發現都不是很有底氣,實際上言辭之中都想留有余地,給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留下解釋的空間。畢竟美方不會輕易為了南海的島礁與中國陷入直接軍事對抗,菲律賓也難以承受對華關系全面破局的後果和代價。”

中國海警依法驅離菲非法進入中國仁愛礁鄰近海域船只。(微信公眾號”中國海警“)

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美國用《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來強調自己對菲律賓的責任,有個問題必須注意——《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本質是保護菲律賓的領土,其中並不包括南海,只是拜登政府想擴大到南海,所以這種保護、防衛本身就是非法的。

宋忠平說:“美國口口聲聲為菲律賓提供協防,其實只是在給菲律賓撐腰、打氣,而菲律賓因為這些表態,不斷狐假虎威,認為可以肆無忌憚地挑釁中國。這兩個國家的狼狽為奸,只能說明美國心虛。”

“從俄烏沖突中可以看出,美國並不想承擔更多的義務,只想享受更多的利益。”宋忠平說,美國不會為了菲律賓的國家安全和中國進行所謂的軍事對抗,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只想讓菲律賓成為自己的幫兇,服務於自己的區域利益、區域霸權和全球霸權。

他認為,由於新興國家的不斷崛起,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份額減少,現在正處於弱霸權時代。美國想打造新的強霸權時代,但只靠美國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需要對新興國家實施各種施壓,讓包括菲律賓在內的盟國聽從於美國的政治安排,服務於美國的政治利益,最終共同實現美國的強霸權時代,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體霸權時代。美國的想法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很難實現,畢竟凝聚人心不是容易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