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終身學習 耆樂無窮

歲月不減學習興趣,長者學苑開設的課程深受銀發族喜愛,報名人數達學習名額九成。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向學苑撥款8,000萬元,半數在2024至25年度注資,屆時學習名額将增至15,000個,鼓勵更多長者終身學習,投入社區。

 

72歲的盧冠煌八年前退休後報讀長者學苑攝影班,後來成爲長者學苑聯網義工,在活動舉行期間協助拍攝花絮,沒想到學苑職員對他拍的照片相當滿意,甚至請他開班授徒。

 

作爲攝影發燒友,盧冠煌稍作考慮便答應,從2019年起擔任長者學苑攝影班導師。

 

老有所爲

 

這天,他來到一間中學教導一班長者學員攝影理論,課室内除了長者,也有中學生。

 

他們掌握理論後便要進一步實踐,一行人到校舍天台的園林取景。長者學員與中學生互相觀摩,分享取景角度、構圖,好不投契。

 

從學員到導師,與朋輩分享技藝,盧冠煌感到自豪:「年紀大并非沒有用,我們可以做到老有所爲。」

 

在同一間學校另一個課室,長者學員正在學習畫國畫。李玉英2009年加入長者學苑,上過不同課程。她是國畫班學員,也是太極扇班的導師,更組織義工隊,到處表演和傳授太極扇。

 

李玉英會與義工一同到訪安老院舍和中心,帶領長者進行活動,又會到學校與學生舉辦活動交流,達到長幼共融。她認爲探訪活動既能助人,也能助己,她可以藉由表演和示範溫故知新,更加熟習所有招式。

 

長幼共融

 

勞工及福利局和安老事務委員會2007年聯合推出長者學苑計劃,現時全港中、小學和專上院校共設有超過200間長者學苑,善用校舍設施、資源和學生網絡,爲年滿60歲的長者提供學習課程和長幼共融活動,促進跨代和社區共融。

 

新界西長者學苑聯網召集人陳孝慈表示,跨代共融是長者學苑的宗旨之一:「年輕的同學可擔任小導師,長者則可以向他們分享人生經驗。長者參與活動後往往能學到在日常生活中學不到的技能,同學也能透過活動明白與長者相處并非難事。」

 

爲令長者學苑計劃持續發展,推動積極樂頤年和老有所爲,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向學苑撥款8,000萬元,半數在2024至25年度注資,屆時學習名額将由逾一萬個增至15,000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北都辦聯同環境及生態局等赴杭州成都 考察濕地保育工作

警方香港仔截查55歲男檢獲一發子彈 以涉無牌管有彈藥拘捕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