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生活时尚 我从后视镜看到,网约车司机困得睡着了……
公益广告

我从后视镜看到,网约车司机困得睡着了……

我从后视镜看到,网约车司机困得睡着了……

你最糟糕的打车体验是什么?

打到“臭车”,汗味烟味头油味直窜脑门;打到“慢车”,被路边的电动轮椅超过;或者是“甩车”,司机抖腿似的交替狂踩油门刹车。

打车如烫头,都是赌博丨giphy

这些打车体验都算不得胆战心惊。

网约车平台的各种派单规则,让司机很难得到真正的休息,所以疲劳驾驶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打到“瞌睡车”的经历:

师傅在高架上都闭眼睡着了,要不是我将其叫醒,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发现车在高速路上漂移起来,透过后视镜竟然看到司机睡着了!

遇到司机打瞌睡的经历太多,现在我已经能通过车身晃动幅度及频率判断司机是否睡着。

司机在高速上只开50码的时候,我被吓得想要立刻跳车。

网友分享遇到网约车司机犯困的经历丨小红书

也有自己开车犯困的可怕体验:

有一次开在五环上,我短暂睡着了几秒钟,猛然清醒的时候已经出了一身冷汗。醉驾好歹还有一丝丝意识,睡着却完全没有,太恐怖了!

疲劳驾驶非常可怕。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022年统计的数据表明,全年疲劳驾驶相关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693人。今年的一项研究更是表明,美国2017年至2021年期间,估计有17.6%的致命车祸与疲劳驾驶有关

国内的疲劳驾驶问题也很突出。2022年7月,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6月份以来,全国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嫌疲劳驾驶肇事的占17.5%

与酒驾醉驾不同,前者往往是驾驶者明知故犯的,可以靠自觉、代驾、法律法规来规避;

但疲劳驾驶,很多时候并非驾驶者自己的选择,以至于驾驶时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犯困、危险驾驶了

那要怎么“叫醒”犯困的驾驶者呢?车企想尽了办法。

车:别睡了!起来嗨!

目前,汽车中常见的疲劳监测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种。

开山举措:拍摄车外标记

2007年,沃尔沃推出了全球首款驾驶员警报控制系统(Driver Alert Control,DAC)。第一次,驾驶者可以通过外在的提醒了解自己的行车疲劳状态。

这个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挡风玻璃后的摄像头,拍摄车外的道路标记,结合车辆的运动状态,来计算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以判断驾驶者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是否有失去对车辆控制的风险——一旦发现驾驶者有疲劳的迹象,系统就会通过码表盘上的屏幕和提示音,对驾驶者进行提示。

DAC系统的运行原理示意图丨media.volvocars.com

这个开创性的举措,却有很大的限制。

想要系统达到预期效果,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路上有足够多的标记;摄像头能够清楚拍到这些标志

因此,套系统仅适用于道路标志丰富的主要路线,假使遇到偏远小路,或遇到雾、雪等极端天气以及光线不足的情况,这套系统都无法正常工作。

对于这种道路,DAC系统就有心无力了丨图虫创意

后起之秀:多参数监控

仅仅通过行驶过程中的外界状态,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还是过于简单粗暴了。

疲劳监测,本质上还是检测驾驶者本人的行为和状态,而非车的运行状况。于是,后来做疲劳监测系统的车企,在驾驶者能直接触碰和操作的地方,加上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

2009年,奔驰推出了“驾驶注意力辅助系统”(ATTENTION ASSIST)。

这个系统会记录驾驶者最初几分钟的驾驶行为,并通过速度、加速度、方向等操作与脚踏板传感数据等70多个参数,分析驾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同时结合外界的道路状况和侧风,综合判断目前的驾驶行为是否存在疲劳的情况,可靠性相比之前有些许提升。

驾驶注意力辅助系统采用多个参数对照进行判断丨youtube/Mercedes-Benz Canada

主流操作:怼脸拍

相比于用各种传感器监测驾驶行为,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用摄像头看看驾驶者困不困

这里沃尔沃要喊一声冤。他们最初也想到了这个方法,但当时的警报控制项目经理认为,监控驾驶者眼睛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而今当下,随着监控系统越来越高清、机器学习算法更成熟,这种直接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者疲劳状态的方法逐渐成为主流。

比如特斯拉去年推出的驾驶员疲劳警告系统(Driver Drowsiness Warning),便是利用了座舱内外的摄像头,对驾驶员的面部信息、车外车道标记进行同步监测,以起到疲劳监测的目的。

特斯拉监控驾驶者的摄像头,藏在后视镜上方丨electrek.co

国内很多汽车厂商也推出了相关功能——举个例子,小鹏汽车的疲劳/分神预警功能,可以通过车内摄像头监测驾驶者是否存在低头、打哈欠、闭眼等行为;理想、蔚来、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也都逐渐给车配备了类似的视觉识别系统。

小鹏的车内红外摄像头丨bbs.xiaopeng.com

然而,通过摄像头来拍人脸,“难啃的硬骨头”依然存在

光线不好、拍不清楚,就等于没有装这个系统——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有的车企甚至在车内用上了红外摄像头;

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有时候系统无法准确识别人脸——曾有一名驾驶者眼睛比较小,疲劳监测系统一直将其判断为疲劳驾驶;

监测准确度是一方面,车内的隐私问题也因为摄像头的存在而受到质疑——好在,近年来的一些专利和研究,透露了疲劳监测的新方向。

车对人的“望闻问切”

2020年,宝马的一项“闻味”专利在网上公开

通过在座椅上配备气味传感器,这个系统可以获取驾乘人员呼出的气体、皮肤散发的体味信息,记录气味特征的变化,将其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变化相关联——而这些变化,可能与疲劳以及压力状态有关

虽然这项专利只是在硬件技术上提出了一种可能,但也为新的疲劳监测方向,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思路。

如果说“闻”还有点遥远,蔚来于2023年发布的一项“切”的专利,则提供了一种更可能实现的路径

在专利中,蔚来提出了一套结合方向盘离手监测和心跳监测的方法,并可以根据驾驶者心跳信息,确定驾驶者是否存在疲劳驾驶的行为

关于疲劳驾驶的监测方法仍在不断发展:脑电(EEG)、心电(ECG)、AI……各种监测方法与检测算法都在不断得到尝试与发展,为驾驶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不过在这些技术背后,保证驾驶者(尤其是以驾驶汽车为谋生手段的驾驶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参考文献

[1]https://www.nhtsa.gov/risky-driving/drowsy-driving

Tefft, B.C. (2024). Drowsy Driving in Fatal Crashes, United States, 2017–2021 (Research Brief). Washington, D.C.: AAA 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

[2]https://news.cctv.com/2022/07/16/ARTIpKqG2j9bryNTqtgsn7hP220716.shtml

[3]https://www.media.volvocars.com/global/en-gb/media/pressreleases/12130

[4]https://www.media.volvocars.com/global/en-gb/media/videos/12261

[5]https://www.tesla.com/ownersmanual/model3/en_eu/GUID-65BF21B8-50C5-4FA5-86A4-DA363DCD0484.html

[6]https://bbs.xiaopeng.com/article/60426

[7]《用于运行机动车中的辅助系统的方法和设备》CN111315616A

[8]《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CN116942161A

作者:普拉斯G

编辑:李小葵

果壳汽车组 出品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不自由的臀,再大再翘也无法实现我的二郎腿自由

脑梗的我崩溃地跟护士说:您扎左手吧,一会儿我还有个线上会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