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海洋哺乳動物專家小組今日舉行會議。漁農自然護理署向專家小組彙報去年7月在本港水域出現的布氏鲸的死因調查結果,指該鲸是遭船隻撞擊緻死,并交代政府加強保育海洋哺乳動物工作的進展。
綜合獲漁護署去年委托調查有關布氏鲸死因的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報告,以及兩名來自澳洲和西班牙專家的意見,專家小組察悉有關布氏鲸是去年7月30日早上至31日早上期間被一艘快速行駛的船隻撞擊,傷及其背部和脊椎導緻即時死亡。
分析資料無法确定有關船隻的種類,但在發現布氏鲸死亡前四日已沒有發現任何觀鲸活動,而漁船一般不會如此高速行駛,加上配備舷外發動機的釣魚舢舨和快艇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口,有關傷口較大可能是由其他類型的船隻造成。
漁護署指,就這次事件經驗,已爲非本地鲸豚在香港水域出沒的不同情況制定應變計劃,提供跨部門協調和應對行動的指引。
政府又檢視保護海洋哺乳動物的相關法例,初步建議應賦予漁護署署長更多權力應對特殊情況,包括簡化程序,以期在必要時更快速指定臨時限制區,限制船隻航行等。
政府也建議禁止出海觀鲸活動,以免對鲸魚造成壓力,危及它們的健康和安全。當局期望今年内就相關法例修訂的具體建議谘詢專家小組。
此外,當局派員到内地及海外學習保護海洋哺乳動物的方式并應用于應對方案,以及加強宣傳,提升公衆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知識。
專家小組會議的相關文件已上載至漁護署網頁,供公衆參閱。